北京普天同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
  • 标准物质定级证书
  • 豫南检测资质认定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农产品资质证书
  • 伟业计量高企认证证书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合作单位
新闻
  • 产品
  • 仪器
  • 新闻
  • 证书
  • 规程
  • 帖子
  • 课堂

在线客服

变与不变——谈量天尺

发布时间:2015-07-15 00:00 作者:中国计量网 阅读量:228

什么是量天尺?古人是用什么方法来测影定时的?古代是如何根据季节变化来制定历法的?古代的量天尺与日常用尺同长吗?它随着日常用尺尺度的变化而变化吗?这些正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古人常用“一寸光阴一寸金”来形容光阴的可贵,就是出于古代常用尺度来测量时间的关系,如铜壶滴漏、定时蜡等都分别在“浮舟”和蜡面上刻着相应的长度,表示时间的间隔。此外,日晷、圭表仪上也都标识着不同的尺度,用来观察日影的长短和方位,以便计算时间和划分季节,尤其是圭表仪上的刻度,常常与历史上许多时代的尺度采用了同一个标准,因此,历代天文学家每次制定一种新的历法之前,首先要考证前代的尺度的长短,以保证测量的连续性和重复性。那么,古人又是如何用尺度来测影定时的呢?

圭表仪与圭表尺

早在远古时期,先民们就已经发现物体在阳光下会投下清晰的影子,而日影又会随着太阳的东出西落而转变方向,因而用日影来判别太阳的方位,既简单又方便。考古发掘证明,石器时代的洞穴,氏族社会的房屋、墓地等都有一定的方位,这说明尚处在原始社会的人类,对如何测定方向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先民们对确定季节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后便开始了对天体的探索和测量。经过长期的观察,人们发觉太阳虽然每天东出西落,但随着寒暑的变化,出落的方位和正午的高度却有所不同。观察日影的变化,最简单的方法是以自身或同伴的身高作为标准,站在一定的位置上反复多次地测量,逐步掌握日影变化的规律,从而粗略地划分出时间的早晚和季节的变化。因为成年人身体的高度相差不会太多,代代相传的测量结果也就形成了一定的标准。大约到了商代已采用一根与人体高度相仿的木竿作为测量的标杆。《考工记》中有“人长八尺”和“置臬以悬视以影”,注曰“树八尺之臬”的记载(此处的“臬”即标杆)。《周髀算经》也说:“周髀(‘髀’指标杆)高八尺”。那什么是圭表呢?圭表就是古代的测影仪,它除了有一根直立的标杆外,还有一根与杆呈南北水平而固定的长尺。标杆放置在圭的南端,与圭相互垂直,当太阳照射在标杆上时,日影便会投影在圭面上。每日、每月、每年重复测量日影的变化,便可以知道一年之中哪一天正午的日影最长,哪一天正午的日影最短。日影最长的一天称冬至,日影最短的一天称夏至。准确地测得冬至和夏至的时刻,就能得到回归年的长度和预报季节、制定历法了。为了保证观察和测量的准确性,人们又在圭表面刻上尺度,这样便给标定和记录提供了方便的条件。《周礼》中记有:“日至之影,尺有五寸”。《周髀算经》中的“夏至之日晷一尺六寸”,就是以圭面日影长度作为比较日影变化的标准的。历代天文历算学家在制造天文仪器或测影、改历之前,首先一定要考察前代尺度是否有变迁,以保证天文测量的连续性和一贯性。这就是天文测量与尺度有着密切关系的原因所在。

量天尺与历代日常用尺

正因为在圭表上所刻尺度是用来测量日影的,所以古代又称它为影表尺、天文尺,元代以后又称为“量天尺”。据文献记载,早期的量天尺尺度与民间日常用尺是同一标准。《尚书》中有“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协,前人解释为“合”、“同”。整个句子可以理解为:无论制定历法、调试音律,都采用同一个统一的度量衡标准。那么先秦直至汉魏,天文用尺与日常用尺是否确实同长呢?这个问题可以从出土文物中找到答案。战国至秦汉日常用尺长23.1厘米,这一点已被大量历史资料和出土文物所证实。而天文用尺究竟多长呢?这个问题只有从这期间的圭表仪上才能得到确证。圭表仪一般为较大型的地上文物,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很难保存至今。

1965年,江苏仪征小龟山一座东汉墓中出土了一支袖珍式的铜圭表仪。据推测,墓主生前可能从事与天文测量有关的工作。此次发现的铜圭表仪,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圭表仪,堪称重大发现。出土时,“表”(即标杆)卧入正面匣槽内,圭与匣的底面平,一端有轴,测量时可将标杆竖立起来。圭面刻有尺度,共15寸,每寸刻10分,全长34.5厘米,折合每尺长23厘米。此圭表仪的出土,成为天文用尺与日常用尺同长的有力实证。然而这一现象在魏晋以后却发生了变化。
天文用尺与日常用尺双水分流之势,可溯源至西晋,究其原因是两千多年来,我国民间用尺之尺度并非始终恒定不变。古代度量衡主要用于缴纳赋税和商品交换,如果增

单位量值,剥削者往往可以从中获利,因此一旦政权混乱、管理制度松懈,度量衡也会随之发生混乱,而总的趋势又往往向着不断增长的方向发展。据考证,东汉末年,民间用尺之尺度已略有增长,又经过三国时期战争的动乱,致使秦汉以来已沿用了数百年的尺度发生了变化。

西晋初,政权初步得到统一,朝廷立即开始整饬礼仪制度,首当其冲的就是天文、乐律制度。泰始九年(公元273年),晋武帝令“中书监”荀勖考校宫廷乐律。荀勖多方寻求,搜集到各种尚存于西晋的古乐律管、天文用仪等共9种。在他的精心考校下,发现当朝日常用尺(24.2厘米)比“古尺”(即王莽时尺,23.1厘米)长了四分有余。尺度增长了,导致定律的黄钟律管随之加长,乐律也随之改变。儒家的礼仪制度认为,宫廷乐律的高低,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如古代有“声高则悲,声低则淫”之说,故宫廷乐律的高低是不能随意改变的。为了遵循古制,荀勖在宫廷乐师们的辅助下,终于确定了“古尺”的长度。这一考订首先得到晋武帝的赞许,也被大多数朝廷官员认可,决定改用荀勖考订的“古尺”作为定黄钟律管和测量日影的标准尺度。然而,尽管荀勖考订的“古尺”十分精准,“荀勖尺”却并未因此而取代西晋时已增长了的官民日常用尺的长度,因为民间早已习用大尺,要去改变民间的习惯十分困难,必要性也不大。从此,定乐律、测圭影用的“古尺”与官民日常用尺开始分离,使用了长短不同的两种尺度。

西晋末,经历了“八王之乱”、“永嘉之乱”,战火频仍,百姓流离。匈奴贵族刘渊反晋攻陷洛阳后,认为洛阳不宜作为其刘氏“汉国”的都城,也不想让司马氏重在此地恢复统治,于是尽抢宫人、珍宝,烧毁全部宫庙、官府,使“晋之宗庙鞠(通‘鞫’)为茂草”,故西晋宫中保存的前代文物一并皆化为灰烬。

东晋也是一个时局不太稳定的时期,一直处于内患外扰的状况,造成了东晋与十六国南北对峙的局面。东晋以后,王朝又进入另一个分裂的时代,即南方为南朝,南朝又历经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南朝政权从刘裕(史称刘宋)建国到隋统一前的170年中,虽然朝代更迭也很频繁,但一般多属于上层士族地主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政治结构、文化传统等方面,总体上沿袭晋制。故“十五等尺”说:“宋、齐、梁、陈因而不改”,就是指其间延续了魏晋以来的度量衡制度。而在北方,拓跋鲜卑族入主中原建立北魏王朝后,皇室与朝廷大臣们为了维护王朝政权,虽然尽力争取学习汉文化,着力于建立一套管理制度,但却屡屡受阻。地方各级鲜卑族首领们习惯于游牧生活,性格豪放,不愿受制度约束,也不接受朝廷俸禄,而是勾结地方财团巧取豪夺,度量衡失去了法制管控的能力,混乱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一尺的长度从24厘米最后增长至30厘米,容量、权衡更甚,竟达“三倍于古”,造成南朝与北朝度量衡极不统一。故民间有“南人适北,视升为斗”之说,这正是此间度量衡极度混乱的生动反映。

李淳风著《隋书·律历志》时,将隋代以前历代尺度,按尺之长短分成十五等(史称“十五等尺”),把刘曜(十六国时赵国国君,公元318~329年在位)、钱乐之(南朝刘宋太史令)作浑天仪及刘宋民间用尺同列为第十二等。说明西晋以后律历用尺与官民日常用尺又用同一种尺度了。对此“十五等尺”作了些说明:东汉时,张衡所造浑天仪,传到魏晋以后,因时局动乱,中原地区屡遭战争焚毁而致使天文仪器失落,只能依当时日常用尺为律历尺了。尽管刘宋末期,祖冲之根据王莽嘉量铭文,推算出莽尺长约23.1厘米,与“荀勖尺”同长,却仍因多年来官民已习惯用钱乐之浑天仪尺(24.2厘米)已成事实,也就无人再提恢复“古尺”作为律历尺了。

千年不变的量天尺

隋朝作为北朝(北周)后继者而崛起。开国皇帝杨坚的家族是典型的西北关陇贵族,这个家族先后为北魏、西魏、北周效力。隋文帝最后统一了南北朝,结束了南北分治169年的历史。隋王朝建立后,立即废除北朝一些不合理的制度,基本恢复了汉魏以来的旧制,其中礼仪制度尤甚。

统一的王朝建立后,统一度量衡成为首当其冲的头等大事。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三代以来,权量之制,自隋文帝一变”。这一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南北朝度量衡的不统一是现实的存在,隋朝是继北周后建立起来的,为顾及北方度量衡量值增长的既成事实,官民习用大制多不愿改变,但又考虑到汉魏以来礼乐制度更不可随意改变,即使在北朝时期,宫廷内也不时开展对律历制度和律历尺的讨论。以北方大制统一了南北方日常用度量衡后,律历尺是否也随北方大制而改变,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朝廷官员们一致提出,汉以后,由于尺度的增讹,每逢改朝换代管理天文、乐律的官员们,在制定律历尺时,常常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考证古尺。律历尺不可随意改变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自钱乐之重造浑天仪,把天文尺定为24.2厘米以来,数百年来相传已成定规,怎么可能突然增至30厘米呢?经过反复研究,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即大小尺并用;官民日常用大尺,测圭影、定乐律以及与皇家礼仪有关所用度量衡则用南朝小制,而大小制之间又有简单的换算比例,即大尺为小制的一尺二寸,容量、权衡皆为一与三之比,即大制是小制量值的3倍,这样,既延续了华夏正统,又随习俗而用了大制。这就是中国度量衡历史上著名的“大小制”形成的过程和结果。正因为大小制并用,既有其合理性,又有着极简单的换算关系而被接受,并在官民之中迅速推行。此后的唐、宋、元、明历朝度量衡都沿用了这一制度,说明它是行之有效的。

唐朝立国之后,更将度量衡大小制载入《唐六典》,明确指出,小制只限于测日影、调乐律及与皇家礼仪制度有关的度量衡,而“官民悉用大者”。其后的历代,日常用尺单位量值略有增讹,唯经《唐六典》确立大小制之后,天文尺一直严格延续刘宋以来的小尺,不再受民间日常用尺变动的影响。据考证,唐代僧人一行测量子午线,宋代圭表仪上所用的尺度,元代郭守敬制造观星台测影尺,以及近年所发现的明代圭表仪上的尺度,仅以极微小的误差一直延续下来,一尺约为24.5厘米。直至清朝,才因历法制度的改变而改用了工部营造尺。故“量天尺”从南朝刘宋延续至明朝,历时长达1200多年,使尺度始终保持在一个数量值允许误差范围之内,创造了中外度量衡史上的一个奇迹,也为今后研究历代尺度变迁,留下了一个可靠的可比数值。

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分享到微信
关闭
普天同创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