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普天同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
  • 标准物质定级证书
  • 豫南检测资质认定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农产品资质证书
  • 伟业计量高企认证证书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合作单位
新闻
  • 产品
  • 仪器
  • 新闻
  • 帖子
  • 课堂

在线客服

细胞培养的常用术语

发布时间:2017-03-09 00:00 作者:中国标准物质网 阅读量:976

随着细胞培养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新的概念大量出现,常用术语不断增加,不可避免地会在正确理解和使用各种术语上出现混乱,为系统学习细胞培养技术和正确掌握细胞培养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理论问题,在此介绍细胞培养的常用术语。其中带有“*”符号的为国际组织培养协会对专业术语的统一规定与解释。

1.培养细胞学(cultural cytology)应用细胞培养技术研究离体细胞的生命现象和规律,以帮助人类从细胞水平上了解与掌握机体生、老、病、死规律的一门科学,是细胞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2.体外培养(in vitro)原意为在体外或在试管内培养,现常与组织培养一词通用,译为体外培养。

3.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维持组织在体外生长,也泛指体外培养。

4.器官培养(organ culture)维持器官、器官的部分或器官的原基在体外生存或生长的方法。

5.细胞培养*(cell culture)细胞(包括单个细胞)在体外条件下生长称为细胞培养,细胞不再形成组织。

6.胚胎培养(embryo culture)分离出成熟或未成熟的胚胎在体外培养并生存或发育。

7.移植块或外植块(explant )从其起源部位取出的小块组织移植并维持于人工培养基中。

8.原代培养*(primary culture)从体内取出组织或细胞的第一次培养,应该定义为首次成功地传代培养之前的培养为原代培养,但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常将离体细胞前几代的培养物均作为原代培养物,因为前几代以内的细胞生物学性状无大变化,而且原代培养物也只能传3~4代就衰亡了。

9.传代*( passage)无论是否稀释,将细胞从一个培养器皿中转移或移植到另一个培养器皿中的继续培养即称为传代或传代培养(sub-cultre ),也称再培养(reculture )。传代培养的实质就是稀释后的再一次培养,即便是按“一传一”的比例进行传代,由于在操作过程中必然会损失一部分细胞,因而客观上传代仍然是将培养物进行了稀释。

10.单层培养(monolayer culture)培养细胞在底物上分裂增殖,平铺长成单层细胞。一方面细胞可能长满培养空间,另一方面细胞之间相互接触而发生接触抑制,细胞的生长速度逐渐减慢甚至停止。

11.悬浮培养(suspension culture)细胞或细胞聚集体悬浮于液体培养基中增殖,这些细胞无依赖于贴附底物或支持物上生长的性质,如淋巴细胞、血液或腹水肿瘤细胞等均呈悬浮培养。

12.生物反应器(bioreactor)一种用于大规模生产细胞的培养器皿,可以是附着于底物或于悬浮中繁殖。

13.细胞融合(cell fusion)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经化学融合剂(如聚乙二醇)、病毒(如仙台病毒)或物理方法(如电脉冲)等诱发,使不同种的体细胞融合产生杂交细胞(hybrid) 。

14.细胞杂交*( cell hybridization)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细胞融合,导致一个合核体(aynkaryon)的形成。

15.细胞系*(cell line)原代培养物经首次传代成功后即为细胞系。由原细胞系分离出具有与原细胞系不同性状的细胞系称为亚系(sub-line) 。

16.细胞株*(cell strain)通过选择法或克隆形成法从原代培养物或细胞系中获得的具有特殊性质或标志,并能稳定保持这些特性的培养物为细胞株。由原细胞株分离出具有与原株性状不同的细胞株称为亚株(substrain) 。

17.有限细胞系或株(finite cell line or strain)细胞系或株形成后仅能维持有限传代次数,如一般二倍体细胞系仅能传50代左右,最后衰亡。

18.连续(或无限)细胞系或株(continuous or infinite cell line or strain)具有无限繁殖能力,即获得了不死性(immortality),能反复进行传代的细胞系或株。

19.二倍体细胞系或株(diploid cell line or strain)具有两套染色单体数目,即具有二倍体核型的细胞系或株。

20.细胞周期(cell cycle)是细胞从前一次分裂结束开始至本次分裂终了所经历的时相过程,细胞生长的过程由分裂期(M)和分裂间期组成。分裂间期由DNA合成期(DNA synthesis, S期)及DNA合成前期(G1期)和DNA合成后期(G2期)组成,G2期又称分裂前期,为间期向分裂期(M期)转变作准备,故细胞周期由G1,S,G2和M等4个连续的时期构成。

21.休止(quiescent)也称静止,为细胞处于不分裂状态,常处于G1或G0期。

22.细胞一代时间*(cell generation time)单个细胞两次连续分裂的时间间隔。

23.代或世代(generation)从细胞接种到下一次传代再培养的一段时间叫一代,培养一代作为单个细胞可倍增3~6次,作为群体细胞要经游离期、对数期与停止期等三个阶段。

24.群体倍增时间*(population doubling time)在对数生长期进行计算的细胞增加一倍所需的时间,如细胞数从1x106个增加到2x106个细胞所需的时间。

25.有丝分裂(karyokinesis)专指与细胞质分裂不同的核分裂。经过核分裂,真核细胞染色体中所含的遗传信息就被分配到子核中去,在遗传上子核与母核是相同的。

26.有丝分裂周期(mitotic cycle)在真核细胞将遗传物质等量的分配到子细胞前的一系列步骤的顺序。

27.贴壁依赖性*(anchorage-dependent)细胞需贴附于底物或支持物上才能生长的性质,为贴壁依赖性,贴附于不起化学作用(如玻璃或塑料等无活性)的物体表面而繁衍出来形成单层的细胞称贴壁依赖性细胞(anchorage dependent cell)。

28.贴壁率(seeding or attachment efficiency)在指定的时间内,接种细胞贴附于培养皿表面的百分率,提示活力或生存情况,但并非必须是增殖能力。

29.集落形成率或贴壁效率(plating efficiency)细胞接种到培养器皿内所形成的集落(colony)的百分率。集落形成率与接种细胞的数量、接种瓶的种类以及环境条件(培养基、温度等)有关。如果能说明每个集落均起源于单个细胞,则可使用另一专业术语—克隆形成率(cloning efficiency)。

30.汇合(confluence)在器皿中培养的细胞相互连接,彼此汇合形成单层。

31.接触抑制(contact inhibition)贴壁生长的体外正常细胞一旦汇合相互接触后,胞质膜波动及细胞运动的抑制,便停止了分裂增殖,细胞周期不再进入s期,也不会出现交叉重叠生长。接触抑制的有无是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的区别点。

32.密度抑制(density inhibition)悬浮培养细胞的数量达到一定密度后引起抑制增殖的现象。

33.细胞密度(cell density)细胞制备成细胞悬液或细胞在体外悬浮培养时,在每ml悬液中所含细胞数;或贴壁生长的单层细胞,每cm2底物贴附的细胞数。

34.群体密度(population density)培养器皿内每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的细胞数,多用细胞数/cm2表示。

35.饱和密度(saturation density)在特殊培养条件下,每平方厘米(每cm2单层细胞培养)或每毫升(ml)细胞悬液中可达到的最大细胞数,当细胞达到饱和密度后,细胞群体停止繁殖。

36.杂交细胞或杂种细胞(hybrid cell)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细胞融合而产生的单个核细胞,导致形成合核体(synkaryon)。对细胞而言称为杂交细胞;对组织而言则称为杂种细胞。

37.杂交瘤(hybridoma)由产生抗体的肿瘤细胞(骨髓瘤)与抗原一刺激的正常浆细胞融合而形成的细胞。这种细胞产生的抗体成为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mcAb)。

38.胞质体(cytoplast)一个细胞敲除胞核后剩下的完整的细胞质。

39.胞质杂交或胞质杂种细胞(cybrid )一个胞质体和一个完整的细胞融合而产生的能生存的细胞称之。

40.细胞克隆*( cell clone)由单个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的细胞群体,它们的遗传特性相同。

41.整倍体(euploid )细胞核内染色体数为单倍染色体的整倍数时称之。否则就称为非整倍体(aneuploid )。

42.亚倍体(hypoploid )比整倍体少一个或几个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的非整倍体的细胞或个体。

43.自分泌细胞(autocrine cell)动物体内的一种细胞,它产生激素、生长因子或其他信号物质,而本身又表达有其相应的受体。

44.内分泌细胞(endocrine cell)动物体内的一种细胞,它产生激素、生长因子或其他信号物质,作用于远离部位的但表达相应受体的靶细胞。

45.干细胞(stem cell)来源于胚胎、胎儿或成体中未分化的具有继续分化潜能的细胞。

46.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 ES )是指来自胚胎期桑套胚的卵裂球或胚泡的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 ICM ),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能性(pluripotency)。

47.胚胎生殖干细胞(embryonic germ cell, EG)和ES细胞来源于不同组织,但与ES具有相似的发育、化分潜能和特征。

48.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 SCF)在干细胞培养传代过程中常用的一种细胞因子,又称肥大细胞生长因子。

49.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chymal stem cell, MSCs)是存在于骨髓中的除造血干细胞以外的另一类具有“无限”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在一定的诱导条件下,这类细胞可定向分化为各胚层来源组织,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腱细胞、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等。

50.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是从血液或骨髓中分离,造血干细胞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

51.细胞因子(cytokine)为细胞释放的一种因子,可对其他细胞诱发增殖、分化或炎症等的受体一介导效应。

52.滋(饲)养层(feeder layer)又称滋养细胞。是在细胞培养中使用的一层具有滋养其他细胞作用的细胞。滋养细胞通常需经射线照射等处理,在其表面可培养那些需要复杂营养的细胞。常用的有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53.细胞凋亡(apoptosis)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死亡程序开启而导致的细胞自杀(cell suicide)过程,故也常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细胞凋亡被看作是细胞生理性、主动性的死亡过程,此过程受到某些基因(ced,rpr,bcl-2,c-mye,p53,Fas/FasL等)的调控,其凋亡的特征为细胞皱缩、染色质聚集、周边化(margination)及形成凋亡小体等。

54.核型(karyotype)一个细胞的全部染色体的组成和特征。

55.核移植(nuclear transplantation, NT)先在体外培养的体细胞中进行基因导人,筛选获得带转基因的细胞,然后将带转基因的供体细胞核移植到去除细胞核的受体卵细胞中,产生与供细胞核动物遗传成分一样的动物的技术。

56.转染(transfection)用生物学的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将某细胞的某个基因(群)转移到培养细胞核内的一种实验手段,常用Lipofectin作为细胞转染剂,该试剂能包裹DNA形成一种脂质体—DNA复合物,再通过融合可使DNA转染人培养细胞中。

57.脂质体转染(lipofection)通过与脂质一包裹DNA的融合而转染DNA。

58.体外转化(in vitro transformation)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发生了与原代细胞性状不同的并可遗传变异,致使细胞的一系列生物学特性、生长特点发生改变,由限定性细胞系转变为连续性传代细胞系,获得永生性,但不具有致瘤性。

59.体外恶性转化(in vitro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获得了致瘤性转化,当把这种转化细胞接种于适当的动物可产生肿瘤。

60.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GVHD)是骨髓移植和器官移植患者在移植后发生的一种排斥反应综合征,可累及多器官的免疫性疾病。常见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

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分享到微信
关闭
普天同创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