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普天同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
  • 标准物质定级证书
  • 豫南检测资质认定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农产品资质证书
  • 伟业计量高企认证证书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合作单位
新闻
  • 产品
  • 仪器
  • 新闻
  • 证书
  • 规程
  • 帖子
  • 课堂

在线客服

副黏病毒科

发布时间:2017-09-19 00:00 作者:中国标准物质网 阅读量:1442

副黏病毒科(Param yxoviridae)病毒与正黏病毒科病毒生物学性状相似,均为单负链RNA、核衣壳呈螺旋对称、有包膜等,但其核酸不分节段,不易发生基因重组和变异(表34-3)。对人有致病性的副黏病毒主要有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MV),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其次是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PIV)、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 virus, HMPV)等。

表34-3正黏病毒与副黏病毒的比较

一、麻疹病毒

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 MV)是麻疹的病原体,分类上属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Morbillivirus),只有一个血清型。麻疹是儿童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染性很强,以红色斑丘疹、发热及呼吸道症状为特征。本病若无并发症,愈后良好。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初应用麻疹减毒活疫苗以来,儿童的发病率显著下降。在天花灭绝后,WHO
已将麻疹列为计划消灭的传染病之一。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结构麻疹病毒为球形有包膜病毒,直径为100~150 nm,核心为单负链RNA,不分节段,基因组全长约16 kb,包括N,P,M,F,H,L 6个基因,分别编码核蛋白(nucleoprotein,NP) ,磷酸化蛋白(phosphoprotein,P),M蛋白(membrane protein,M)、融合蛋白(fusion protein,F)、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依赖RNA的RNA聚合酶(large polymerase,L)。麻疹病毒核衣壳呈螺旋对称,外有包膜,表面有两种刺突,即HA和F蛋白均为糖蛋白,前者能凝集猴红细胞,并还能与宿主细胞受体(CD46)结合,后者在HA存在条件下,细胞融合功能才表现最强。麻疹病毒包膜上无NA。

2.抵抗力 麻疹病毒抵抗力较弱,对脂溶剂(如乙醚丙酮等)、酸、日光及紫外线敏感。加热56℃30 min和常用消毒剂都能使病毒灭活。0℃时病毒的传染性可保持一周,-70℃可以长期保持。

(二)临床意义

人是麻疹病毒的唯一自然储存宿主。急性期患者是传染源,患者在出疹前6天至出疹后3天有传染性。本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经用具、玩具或密切接触传播。麻疹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后几乎全部发病。

麻疹的潜伏期为9~12天。经呼吸道进入的病毒首先与呼吸道上皮细胞CD46分子结合并在其中增殖,继之侵入淋巴结增殖,然后人血,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病毒到达全身淋巴组织并大量增殖,再次入血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此时开始发热,继之由于病毒在结膜、鼻咽黏膜和呼吸道黏膜等处增殖而出现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病毒在真皮层内增殖,口腔两颊内侧黏膜上出现中心灰白、周围红润的Koplik斑,3天后出现特征性皮疹。一般患儿皮疹出齐24 h后,体温开始下降,呼吸道症状一周左右消退,皮疹变暗,有色素沉着。有些年幼体弱的患儿,易并发细菌性感染,如继发性支气管炎、中耳炎,尤其易患细菌性肺炎,此为麻疹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约百万分之一的麻疹患者在其恢复后若干年可出现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ubacute sclerosing paneneephalitis, SSPE)。SSPE属急性感染的迟发并发症。从麻疹发展到SSPE平均为7年,患者大脑功能发生渐进性衰退,表现为反应迟钝、精神异常、运动障碍,一般在1~2年内死亡。

(三)微生物学检验

典型麻疹病例无需实验室检查,根据临床症状即可诊断。对轻症和不典型病例或首发病例则需做微生物学检查以求确诊。由于病毒分离鉴定方法复杂而且费时,至少需2~3周,因此,临床上多用血清学诊断。

1.细胞学诊断取发病早期的呼吸道分泌物、唾液、尿液等标本直接检查巨细胞,是一种快速、可行的诊断方法。通常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出现嗜酸性包涵体。

2.病毒分离取患者发病早期的血液、咽洗液或咽拭子经抗生素处理后,接种于人胚肾、猴肾或人羊膜细胞中培养。病毒增殖缓慢,经7~10天可出现典型CPE,形成多核巨细胞、细胞质和细胞核中有嗜酸性或嗜碱性包涵体等,再以免疫荧光技术、ELISA法或核酸杂交法进行鉴定。

3.血清学诊断取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常规进行HI试验,检测特异性抗体,也可采用CF试验或中和试验。当抗体滴度增高不低于4倍时即可辅助临床诊断。此外,也可用间接荧光抗体法或ELISA检测IgM抗体。

4.快速诊断用荧光标记抗体检查患者卡他期咽漱液中的黏膜细胞,可确定有无麻疹病毒抗原,也可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病毒核酸。

二、腮腺炎病毒

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属于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属,是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体。

(一)生物学性状

腮腺炎病毒为球形有包膜病毒,直径为100~200 nm,核衣壳呈螺旋对称。核酸为单负链RNA,共编码7种蛋白质,即核壳蛋白(NP)、磷蛋白(P)、基质蛋白(M)、融合蛋白(F)、膜相关蛋白(SH)、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和L、蛋白(L)。病毒包膜上有血凝素一神经氨酸酶刺突(HN)和融合因子刺突(F)。腮腺炎病毒可在鸡胚羊膜腔或猴肾等细胞培养中增殖,可出现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但细胞病变不明显。腮腺炎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其抵抗力较弱,56℃30 min可被灭活,对紫外线及脂溶剂敏感。

(二)临床意义

人是腮腺炎病毒唯一的宿主,病毒经飞沫传播,易感者为学龄期儿童,好发于冬、春季节。腮腺炎病毒经呼吸道侵入人体后,在局部黏膜上皮细胞和面部淋巴结中复制,经2~3周的潜伏期,病毒侵入血流形成病毒血症,并播散至腮腺,引起腮腺炎。临床表现主要为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伴发热、乏力、肌肉疼痛等,也可扩散至其他器官如睾丸、卵巢、胰腺、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引起相应炎症。腮腺炎病后可获牢固的免疫力。被动免疫可从母体获得,因此,6个月以内的幼儿患腮腺炎者非常少见。

(三)微生物学检验

根据腮腺炎流行状况、患者年龄、接触史及腮腺肿大等表现即可作出临床初步诊断。对于临床症状不典型病例需做实验室检查,才可确诊。

1.标本采集可采集发病早期的呼吸道分泌物、唾液、脑脊液、尿液、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液。

2.抗原检测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发病早期患者的唾液、脑脊液和尿液中病毒抗原成分,可早期诊断。

3.病毒分离培养用原代恒河猴肾细胞或人胚肾细胞分离培养,有病毒增殖的细胞出现CPE,表现为细胞融合及多核巨细胞特征。对于没有出现CPE的标本可通过红细胞吸附试验、红细胞吸附抑制试验或免疫荧光抗体进一步鉴定。

4.核酸检测用RT-PCR法检测病毒RNA。

5.血清学检测对可疑病例有辅助诊断价值。取双份血清(病程早期及第2~3周),通常用ELISA法检测双份血清中IgM, IgG抗体,若急性期样本中检测得到高滴度IgM,血清效价达1:64者,则预示新近感染;IgG抗体效价升高不低于4倍时有诊断意义。

三、副流感病毒

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 PIV)原名仙台病毒,首先从日本仙台市一例死于肺炎的患儿肺液中获得分离,由于其诸多特性不同于流感病毒,故命名为副流感病毒。该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属,除人类外许多动物也可携带该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PIV呈球形,直径为125~180 nm,核心为单负链RNA,不分节段,核衣壳呈螺旋对称,有包膜,包膜内面有M蛋白,包膜表面嵌有2种糖蛋白刺突,即HN和F蛋白,后者具有细胞融合及穿入细胞并传播扩散作用。PIV可凝集鸡、豚鼠、人、绵羊、家兔等红细胞,鸡和绵羊红细胞在4℃可获得最高血凝滴度;人和豚鼠红细胞在25~37℃可获得最高凝集滴度。从血清学上PIV可分为4型(Ⅰ型到Ⅳ型),其中Ⅳ型又分a和b两个亚型。PIV抵抗力弱,不耐酸,对热敏感,pH3.0 60 min即可灭活,在4℃能短暂存活,-70℃可长期保存。

(二)临床意义

PIV主要通过飞沫或密切接触传播。病毒在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内增殖,引起上呼吸道感染。PIV有4个血清型,各血清型有不同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其中1型和2型是主要致病因子,可引起哮喘;3型常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合胞病毒;4型只引起轻型上呼吸道感染,一般不引起严重疾病。此外,1型和3型亦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2岁以下婴幼儿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而成人则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该病毒一般不侵入血流。

(三)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的采集与处理早期采集患者鼻咽分泌物及咽漱液标本,加青霉素200 U和链霉素200 ug,搅拌后置于4℃2 h,处理好的标本最好立即接种细胞。检测抗体应取患者双份血清。

2.标本直接检查

(1)显微镜检查:标本涂片经HE染色,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脱落上皮细胞中有胞质内嗜酸性包涵体。必要时可用电子显微镜直接检测病毒颗粒。

(2)抗原检测:直接检测患者鼻咽部黏膜脱落细胞中的PIV抗原。最常用的方法是间接免疫荧光法、ELISA法等。

3.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常用传代猴肾细胞系分离培养病毒。PIV生长缓慢且产生CPE不明显,可用豚鼠红细胞进行血球吸附试验、血凝抑制试验鉴定病毒。

4.抗体检测用中和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和ELISA法检测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中的抗体,若抗体效价升高不小于4倍有诊断意义。

四、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属于副黏病毒科肺病毒属,该病毒于1956年由Nlorris、首次分离获得,由于其可致培养细胞产生独特的细胞融合病变而得名。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引起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毒。

(一)生物学特性

病毒形态为球形,直径为L20~200 nm,有包膜,基因组为单负链RNA,主要编码10种蛋白质,即3种跨膜蛋白、2种基质蛋白、3种结构蛋白(核衣壳蛋白)及2种非结构蛋白。病毒包膜上有糖蛋白组成的刺突,无HA,NA和HL。将病毒接种鸡胚不能生长,但可在多种培养细胞中缓慢增殖,2~3周出现CPE,多个细胞融合组成多核巨细胞,胞浆内有嗜酸性包涵体。

该病毒抵抗力较弱,对热、酸及胆汁以及冻融处理敏感,因此,最好将标本直接接种至培养细胞中,避免冻存处理。该病毒在pH3.0环境中可被灭活,在pH5.5条件下最稳定,加温55℃ 5min被灭活,迅速冻存于-80℃以下可保持病毒的感染活性。

(二)临床意义

RSV传染性较强,主要经飞沫传播,也可经污染的手或物体传播,以冬、春季多见。病毒首先在鼻咽部上皮细胞中增殖,随后扩散至下呼吸道,但不形成病毒血症。其潜伏期为4~5天,病毒感染仅引起轻微的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损伤,各年龄段对RSV均易感,但引起的症状各不相同,在2~6个月的婴幼儿感染中,可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如细支气管炎和肺炎,其发病机制除病毒感染直接作用外,可能与婴幼儿呼吸道组织学特性、免疫功能发育未完善及免疫病理损伤等有关;在成人则多表现为普通感冒。

(三)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采集和处理RSV很不稳定,置于37℃ 1h其感染性就会减退,一般在标本收集2~4 h内接种细胞。直接检测抗原的标本,用鼻腔洗液或用棉拭子直接吸取分泌物较好。

2.病毒分离与鉴定用传代细胞系(如Vero或HEP-2细胞等)培养病毒,初步分离培养需3~5天出现CPE,表现为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胞质内可见嗜酸性包涵体。

3.抗原检测可采用免疫荧光法、ELISA法直接检测标本中RSV抗原,免疫荧光法检测脱落细胞中的RSV抗原,敏感性大于80%,特异性可达85%~95%。ELISA法检测呼吸道分泌物中的RSV抗原,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低于90%,操作简便,结果客观,能快速或自动化检测,15~20 min即可完成。

4.核酸检测应用RT-PCR技术检测RSV RNA。

5.抗体检测应用免疫荧光试验、酶免疫试验及中和试验检测患者血清中抗RSV抗体(IgG,IgM,IgA)及其效价。双份血清IgG抗体效价升高不低于4倍有诊断意义。免疫荧光和酶免疫试验还能检测急性期患者血清中IgM抗体及鼻咽分泌物中sIgA抗体,以协助早期诊断。

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分享到微信
关闭
普天同创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