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普天同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
  • 标准物质定级证书
  • 豫南检测资质认定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农产品资质证书
  • 伟业计量高企认证证书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合作单位
新闻
  • 产品
  • 仪器
  • 新闻
  • 证书
  • 规程
  • 帖子
  • 课堂

在线客服

碘缺乏病防治

发布时间:2018-07-11 00:00 作者:中国标准物质网 阅读量:808

(一)土壤碘缺乏与地甲病

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病)是一种全球范围的疾病,主要是由于地质环境中碘的缺乏或过量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性疾病。当人体摄入的碘量失衡时,会导致生化功能紊乱和生理功能异常,表现为甲状腺体肿大、生理发育停滞、体力和智商水平下降、脑电活动降低、细胞代谢异常和中枢神经发育不全,严重者导致克汀病,出现呆(傻)、矮(锉)、聋哑和瘫等症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低碘地甲病的发生与土壤、地下水和地质地貌等地质环境因子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对贵州农村居民生活环境与地甲病的研究表明(黄仁海等1994),该省地质条件比较复杂,一般来说东部地层较老,往西部逐渐变新。东部以前震旦系和寒武系地层为主,有千枚岩、板岩、砂岩和页岩等。往西有二叠系和三叠系的灰岩、页岩和玄武岩。南部以泥盆系和石灰系的灰岩、石英岩和砂岩为主,系贵州地甲病流行区。北部有志留系,二叠系和三叠系的灰岩、页岩。贵州地区一般岩石含碘量在1 mg/kg以下.只有煤和磷灰石的含碘量相当高,白云石略超过1 mg/kg。同种岩石在不同地区含碘不同,地甲病区石灰岩平均含碘为0~413 mg/kg;而非病区的石灰岩含碘量为0.926 mg/kg。贵州岩石含碘量大多数低于同类岩石的世界平均值,少数例外。

贵州土壤以黄壤为主,平地和坡地大部分为耕地和水田。黄壤性耕作土和水稻土分布很普遍,土壤pH大都在5~7之间,就土壤含碘而言,在地甲病区与非病区之间有明显的差异(表4-16)。表4-16表明,非病区土壤含碘量平均为2.75 mg kg。而病区土壤的含碘量平均为0.61 mg/kg。同样的耕作土,其剖面含碘量在病区与非病区之间亦有明显差别。一般说来,非病区上壤剖面含碘量高于病区的土壤含碘量。

表4-16 贵州地甲病区与非病区耕作土中含碘量的比较

(二)碘缺乏病的防治方法

碘缺乏病防治的方法有几种,其中最常见的方法为食盐加碘,简称为碘盐;其次为碘油。

(1)碘盐

碘盐和碘油虽然是比较有效的防治碘缺乏病的措施,但是在一些地区,由于种种原因而使它们难以推广应用,效果不理想。例如在新疆严重缺碘的和田地区,碘盐成本较高、发放困难,人们不愿接受工厂生产的加碘盐而习惯食用采自沙漠的岩盐(此盐便宜、可口,但不含碘)等;另一方面,全民食盐加碘的弊病在于少数(指占人口总数的比例)真正贫碘的人加碘的同时还要给那些本来不缺碘的人、甚至极少数碘摄入量过多而受害的人强制性补碘,因此有必要探索其他新的补碘方式和途径,例如,对不同地区食盐中的加碘量不同或采用农业措施。

(2)农业法补碘

农业方法补碘是在此种情况下提出来的一种比较新的补碘方法,即在缺碘地区通过农业生产措施进行补碘,提高农产品的碘含量,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从而达到防治碘缺乏病的目的。

农业法补碘包括灌溉水补碘、作物施碘、牲畜补碘或其他补碘措施。Jiang等(1997)在新疆和田地区进行了四年的灌溉水补碘试验,发现水体加碘可导致土壤、粮食作物和蔬菜碘含量、羊和鸡的甲状腺碘浓度、肉类碘浓度、2~6岁儿童和育龄妇女的尿碘水平等均提高了数倍,婴儿死亡率降低50%,羊产量增加43%。 Zhu等(2003)在进行菠菜施碘的水培试验中,得出当培养液中IO3-浓度为1 umol/L时,菠菜叶片中的碘含量就可以达到3 mg/kg(以鲜重计)水平,因此人们每天仅需食用50 g左右这种含碘菠菜就能满足人体150 ug/d的需碘量。Dai等(2004b)通过土壤盆栽实验结果表明,当土壤施碘(I)为1 mg/kg土时,菠菜叶中碘的浓度就接近3 mg/kg,就可满足人体对碘的需求;当土壤施碘(I)为5 mg/kg时,菠菜、小油菜和空心菜可食部分富集的碘就可能导致碘的过量摄入以及碘的浪费。因此,在供试土壤中的推荐施碘量(I)为1~2 mg/kg,菠菜叶中富集的碘就可满足人体对碘的需求。由于碘在不同土壤上的生物有效性不同(Dal et al.2004a),所以在不同土壤上的施碘量也不应相同。

土壤施碘后土壤中碘的残效问题是农业法补碘措施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盆栽实验结果表明(Dal et al. 2004b),在第二茬蔬菜中,与对照相比土壤中残留的碘仍能促进菠菜对碘的吸收富集,但低于第一茬菠菜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以下几种原因:①尽管碘从土壤中的挥发速率至今仍不清楚,但碘很可能是从土壤中挥发损失了;②可能是土壤中碘的生物有效性降低,转变成植物不可利用的形态;③可能是温室中作物的生长条件(例如日照长度和温度等)微小差异的影响。

由于通过肥料碘的生物强化(Bio-fortification)来富集碘的问题目前还没有研究,因此在不同条件下探讨土壤-植物系统中碘的迁移转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了解不同土壤-植物系统中碘的迁移转化规律不仅可提高碘肥的利用率,还可更好地理解通过饮食摄入碘的区域性差异。从理论上讲,其他的补碘措施都应该参照摄入碘的区域性差异进行补碘。

土壤中碘的挥发损失(Ashworth et al. 2003)和生物有效性降低是不可避免的,可通过研制开发控释碘肥来提高土壤中外加碘源的生物有效性。

相关链接:植物对碘的吸收

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分享到微信
关闭
普天同创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