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标准物质网
在线客服
七、范围
范围(range)系指分析方法能达到一定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要求的高低限浓度或量的区间。
(一) 范围确定
在中药分析中,范围应根据分析方法的具体应用及其线性、准确度、精密度结果和要求确定。
1. 原料药和制剂含量测定,范围一般为测定浓度的80%~120%。
2. 制剂含量均匀度检査,范围一般为测定浓度的70%~130%,特殊剂型,如气雾剂和喷雾剂,范围可适当放宽。
3. 溶出度或释放度中的溶出量测定,范围一般为限度的±20%,如规定了限度范围,则应为下限的-20%至上限的+20%。
4. 杂质测定,范围应根据初步实际测定数据,拟订为规定限度的±20%。
5. 如果含量测定与杂质检查同时进行,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计算,则线性范围应为杂质规定限度的-20%至含量限度(或上限)的+20%。
6. 对于有毒的、具特殊功效或药理作用的成分,其验证范围应大于被限定含量的区间。(二)验证试验
1. 验证试验过程中除取样量和进样量可改变外,一般不得改动实验操作中规定的溶剂体积、提取时间、萃取次数等。考察的高、低限范围,应根据具体试验内容确定。
2. 验证可结合准确度和重复性试验进行,以高、低限浓度测定的数据进行评价。一般可在准确度试验的高、低两个浓度点加测各3份样品,分别计算高、低浓度点6份样品的RSD%值,薄层扫描法RSD<5%,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法RSD<3%。
3. 校正因子测定时,范围一般应根据其应用对象的测定范围确定。
八、耐用性
耐用性(robustness)也称顽健性,系指在测定条件有小的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耐用性的验证是为所建立的方法用于常规检验提供依据。开始研究分析方法时,就应考虑其耐用性。如果测试条件要求苛刻,则应在方法中写明,并注明可以接受变动的范围,可以先采用均匀设计确定主要影响因素,再通过单因素分析等确定变动范围。典型的变动因素有被测溶液的稳定性、样品的提取次数、时间等。
(一) 薄层色谱法的耐用性试验
薄层色谱法的耐用性试验主要考察在改变条件时检测成分的分离情况。如考察不同薄层板的分离,至少采用2种以上不同的薄层板进行试验,包括不同商品型号的预制板或自制板;考察展开温度的影响,至少考察低温(4~10℃)和室温时的分离情况;考察环境湿度的影响,至少考察高湿(75%相对湿度)和低湿(20%相对湿度)的影响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考核项目。
(二) 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法的耐用性试验
1. 液相色谱法的变动因素流动相的组成和pH值、不同品牌或不同批号的同类型色谱柱、柱温、流速等。
(1) 样品溶液的稳定性: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在一定时间间隔进样测定,一般不应少于6小时。计算不同时间测定的峰面积平均值和RSD%值,一般RSD不得超过2%。
(2) 流动相:考察流动相比例变化的影响,适当调节流动相中有机相或水相的比例,考察对分离的影响。
(3) pH值:考察pH值的影响,流动相中含有调节酸碱度的酸、碱或缓冲溶液等添加物时,可考察这些添加物浓度或量的影响。
(4) 色谱柱:至少采用3根不同商品规格的色谱柱,测定同一批样品(溶液)的含量,计算含量值和RSD%。应提供不同色谱柱分离的色谱图(计算理论塔板数、分离度及拖尾因子),分别计算样品含量和柱间的相对标准偏差。
(5) 柱温:考察柱温的影响,如至少考察室温和40℃柱温。
2. 气相色谱法的变动因素不同品牌或批号的色谱柱、固定相、不同类型的担体、载体流速、柱温、进样口和检测器温度等。
经试验,测定条件小的变动应能满足系统适用性试验要求,以确保方法的可靠性。
文章来源:《实用中药药品检验检测技术指南》
版权与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