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普天同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
  • 标准物质定级证书
  • 豫南检测资质认定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农产品资质证书
  • 伟业计量高企认证证书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合作单位
新闻
  • 产品
  • 仪器
  • 新闻
  • 证书
  • 规程
  • 帖子
  • 课堂

在线客服

国家粮食产量增与没增之辩

发布时间:2014-12-18 00:00 作者:中国标准物质网 阅读量:682

一个国家粮食的产量应该与其总使用量相差无几。1981年至2007年的数据就是一个例证,许准对这些年的粮食总产量和总使用量进行了预估,两者只相差1.3%,然而,自2008年以来,这一数据却变化很大。

在他的计算中,2008~2012年,官方粮食产量持续高于估计的粮食使用总量,二者间的差额逐渐从10.1%扩大到22.2%,而在他看来,问题并不出现在总使用量上。

“‘十一连增’是历史上少有的状况,一般粮食生产都是有波动的,波动消失了是反常的。”许准的这一观点得到了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蒋高明的响应。

蒋高明说,农业的特点是四年之内“一丰一欠两平”,近些年耕地在减少,农民种粮积极性也不高,撂荒行为普遍,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让人不禁怀疑数据背后的真实性。

不过,在其他专家看来,许准等人的推论并不能立得住脚。

对于进口的增加,河南省农科院研究员尹海庆说,进口增加更大程度上是价格因素决定的。去年中国进口大米224万吨,冲击国内大米市场,就是因为价格便宜。

此外,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指出,作物替代,比如说用单产高的水稻、玉米替代大豆种植,也可以促进产量的提升,而近些年科技的投入,更是增粮的利器。

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王振林教授表示,科技促增的潜力依然很大。以山东省为例,今年在小麦高产科技攻关田里,山东创全国冬小麦高产亩产817公斤纪录。而目前,小麦生产普遍亩产仅为400公斤左右。

在业界看来,探究“十一连增”,本质问题不是争执增与没增,而要看到粮食增幅在减缓。

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分享到微信
关闭
普天同创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