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普天同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
  • 标准物质定级证书
  • 豫南检测资质认定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农产品资质证书
  • 伟业计量高企认证证书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合作单位
新闻
  • 产品
  • 仪器
  • 新闻
  • 证书
  • 规程
  • 帖子
  • 课堂

在线客服

纳米技术催生新一代氢燃料制造方法

发布时间:2016-06-24 00:00 作者:中国化工设备网 阅读量:191

美国史丹佛大学(Stanford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排放量更低、也更稳定的(hydrogen)燃料制造方法;氢燃料一直被视为汽油的替代品,但因为缺乏燃料补充站以及生产过程不能完全达到零排放,而被认为不切实际。

史丹佛大学材料科学暨工程系副教授崔屹(YiCui)表示:“如果能让燃料变得更便宜且能普及,可望有数百万辆汽车采用这种干净的能源。”

为了解决二氧化碳排放量问题,崔屹与他的同事采用了新兴的太阳能分解水(photovoltaicwatersplitting)技术将太阳能供电的电极浸入水中,当太阳光接触电极时,会产生电流将水分解为氢与氧。不过以矽制成的传统太阳能电极曝露于氧气时会迅速腐蚀。

史丹佛大学的方法是利用钒酸铋(bismuthvanadate)来制作太阳能电池,该种材料是廉价、会吸收太阳光的化合物,而且具备抗腐蚀的高度稳定性;钒酸铋能产生适中的电量,但崔屹表示:“其性能仍然低于太阳能转氢燃料的理论转换效率。”

为了携带电流,钒酸铋制作的太阳能电池必须要小于200奈米,使其看起来是透明的;因此可见光能轻易透过穿透电池来产生电力。为了捕捉阳光,崔屹的团队转向采用奈米技术并打造了以数千个约600奈米高的矽奈米锥(nanocones)组成之微型阵列。

史丹佛研究团队打造了用以捕捉阳光的矽奈米锥微型阵列,以提升钒酸铋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奈米锥结构展现了优异的、横跨广泛波长范围的光线捕捉能力,”崔屹表示:“每个奈米锥的形状都针对太阳光的捕捉进行最佳化,不然光线就只是穿透了纤薄的太阳能电池。”

那些奈米锥阵列被排放在一层钒酸铋薄膜上,然后一起放置于钙钛矿(perovskite)太阳能电池;在浸于水中之后,这个三层串联的装置会立即开始分解水,太阳能-氢转换效率为6.2%也是钒酸铋太阳能电池的最大理论转换效率。该串联太阳能电池会持续10小时制造氢,崔屹并指出,该装置:“未来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分享到微信
关闭
普天同创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