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标准物质网
在线客服
1.琼脂
中文别名:琼胶,寒天,冻粉,洋菜
英文名称:agar
主要成分:多聚半乳糖的硫酸脂
(1)性能指标
(2)生产原料与用量
石花菜 食用级 280 冰醋酸(或硫酸) 工业级 300~400
(3)合成原理由石花菜(或丝藻、小石花菜及其他红藻类植物)用冰醋酸加热水解然后凝固、晾干、切条、冻结、分离、溶解、干燥而得。
(4)生产工艺流程(参见图7-14)将石花菜(或丝藻、小石花菜及其他红藻类植物)先用碱液作预处理,水洗除碱后,投入水解槽F102中,然后用硫酸或冰醋酸在120℃,约0.1 MPa(表压)、pH=3. 5-4.5条件下加热水解,水解液经过滤净化后在F103中经15~20℃冷却一定时间凝固,凝胶切条后在0~10℃晾干即成。
将条状琼脂于-13℃下冻结,分离,溶解,用水调成6%~7%浓度的溶胶,然后在85℃下喷雾干燥可制得粉状琼脂。
图7-14 琼脂生产工艺流程
(5)产品用途 琼脂在我国应用较早,主要作凉拌菜使用。在食品工业中主要用于糖果生产,还可用于冷饮食品、西式糕点、乳制品和低热量保健食品中。
2.明胶
英文名称:gelatin
分子式:C102H15O39N31
(1)性能指标
(2)生产原料与用量
(3)合成原理工业上明胶的生产方法有碱法、酸法、盐碱法和酶法四种。其中碱法生产技术成熟,产品质量较好,但生产周期较长。酸法生产操作条件较好,但非胶原蛋白在熬胶前不易清除完全,产品质量比碱法要差些。盐碱法生产周期短,产胶率高,但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大量高浓度强碱废液难于处理。酶法是比较理想的方法,生产周期短,产胶率最高,但酶的筛选和酶解程度的控制较难掌握。因此,目前国内明胶生产主要采用碱法和酸法,其中碱法约占80%左右。
将挑好的原料浸酸和脱脂、浸灰、中和、熬胶、过滤、浓缩后让后干燥得产品。
(4)生产工艺流程(参见图7-15)
①浸酸和脱脂生产明胶的畜骨应经过挑选,只有管状骨、肩脚骨、头骨和肋骨可以作为明胶的原料。照相明胶应以牛骨为原料,食用明胶和工业明胶可用羊骨或猪骨为原料。畜骨中含有磷酸钙和碳酸钙等矿物质,其含量约占骨总量的70%左右,在生产明胶时应首先用盐酸除去这些物质。
图7-15明胶生产工艺流程
先将畜骨投入耐酸瓷砖砌成的浸酸池F101或木桶里,把4~5个池子或木桶编成一组,采用逆流浸渍法。浸泡用盐酸浓度约5%,浸泡的最佳温度为15~20℃,浸泡时间为7~8d。浸酸后的骨料称为骨素,采用冷水冲击法在水力脱脂机F102中洗掉骨素上的油,当冲洗后排出的水pH达4~4.5时停止洗涤。
②浸灰浸灰是用石灰水浸泡水洗后的骨素,使骨素的结构变软、膨胀,以缩短浸灰后熬胶的时间,并进一步除去骨素中的油脂等杂质,使之变为不溶解的钙皂。将骨素放入浸灰池F105中,铺成一定的厚度,然后用石灰水浸泡骨素。骨素和石灰水的配比约为1:1。第一次浸泡是用骨料量3.7%的熟石灰配成的石灰乳,浸泡5~6d后,池中水的颜色变黄时将水弃去。第二次浸泡是由骨料量2%的熟石灰与适宜水配成的石灰孔,浸泡约5d,水颜色变黄时再次排掉第三次浸泡用的石灰乳用1%的熟石灰和水配制而成,浸泡至石灰乳的颜色变黄时,应立即更换石灰乳。如此浸灰多次,当骨素的颜色呈现洁白色时,即可结束浸灰。
③中和浸灰后的骨素在中和池F106中用水洗去石灰乳,洗至pH为9时止。然后用稀盐酸调整到pH约为7,最后用冷水洗去骨料上的盐分。
④熬胶熬胶就是用热水将骨素里面的生胶质熬煮出来的过程。首先将骨素放入熬胶锅F107中,加水淹没,通过控制水温及熬胶时间进行熬胶。然后将熬好的胶水放出,重新加水再熬,一般要熬4~6次,每次操作控制条件见表7-1。
表7-1熬胶的控制条件
⑤过滤将各次熬胶得到的胶液混合,经F108压滤、F109离心等,除去其中的纤维、小块骨素等杂质。胶液导入F110中,加入胶液量0.03%的活性炭以除去悬浮物及臭味,再行过滤分离掉活性炭。
⑥浓缩和干燥将过滤得到的滤液经蒸发器F111蒸发除去大部分水分,泵入铝制的矩形盘形成机F112中,在温度为10℃条件下使其凝固成固体状物,最后在L101中经25~35℃干燥24h,即得到骨明胶产品。
(5)产品用途 明胶在众多行业都有广泛应用,但在我国主要作为食品增稠剂使用,且允许用于各类食品中,主要添加对象有冷饮(冰淇淋)、罐头、糖果等。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