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标准物质网
在线客服
蓝细菌是一类古老的光合微生物,为了应对光照、温度等环境条件的变化,逐渐进化出了一套高效的环境胁迫耐受机制。聚球藻UTEX 2973是一株新近发现对高温和强光照条件具有良好耐受能力的藻株,能够在高达42度、1500 μE m-2 s-1 光照条件下快速生长,生长代时仅为1.5小时。而相同条件下,包括其近缘物种聚球藻PCC7942在内的大多数蓝细菌都不能生长。有趣的是,聚球藻UTEX2973和聚球藻PCC7942的基因组序列一致性高达99.8%,它们只有24个差异蛋白编码基因,但是却具有显着不同的环境耐受能力。因此,这些差异基因很可能就是引起两株聚球藻胁迫耐受表型差异的直接原因。
为了鉴定决定聚球藻胁迫耐受能力的关键基因,由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吕雪峰带领的微生物代谢工程研究组采用了“基因互补”策略:将聚球藻PCC7942视作基因缺陷型突变株,以聚球藻UTEX2973的基因片段转化聚球藻PCC7942,筛选具有高温和高光耐受能力的突变株。结果发现,所有高温高光耐受的聚球藻PCC7942突变株在其FoF1 ATP 合成酶ɑ亚基(AtpA)的252位氨基酸均有一个C252Y(色氨酸到络氨酸)的点突变。而针对该位点的饱和突变发现,将半胱氨酸(Cysteine, C)突变为任何一种共轭氨基酸(苯丙氨酸、络氨酸、组氨酸、色氨酸)都能够使得聚球藻PCC7942获得高温高光的耐受能力。通过系统的生化、生理和代谢水平研究发现,C252Y点突变造成了FoF1 ATP 合成酶ɑ亚基蛋白水平和FoF1 ATP 合成酶活性的显着提高,增加了胞内ATP水平;显着提高了胁迫条件下的光系统II核心D1蛋白的转录水平、光合放氧、线性电子传递速率,乃至糖原积累速率。该研究鉴定了决定速生聚球藻环境胁迫耐受能力的关键基因,为代谢工程改造光合生物环境抗逆性提供了重要靶标(appl Environ Microbiol, 2018)。
而针对聚球藻UTEX2973胁迫条件下转录调控机制不清的问题,研究组与德国弗莱堡大学教授Wolfgang Hess研究组合作开展了基于dRNA-seq的差异转录组学研究,分析了不同胁迫条件对于聚球藻UTEX2973基因转录和生理代谢的影响,发现响应强光信号的小RNA分子PsrR1以及黑暗条件大量转录的Sye_sRNA1和Sye_sRNA3,并推测它们可能的作用机制。此外,该研究还精确鉴定了聚球藻UTEX2973全基因组范围的4808个转录起始位点,为后续转录调控以及代谢工程改造研究奠定了基础(Biotechnol Biofuels, 2018)。
相关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山东省重大基础研究等的支持。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