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标准物质网
在线客服
一、易燃液体的定义、闪点、沸点、自燃点
(一)定义
易燃液体是指在常温下易挥发、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液体,其闭口闪点等于或低于61℃。闭口闪点高于61℃的液体称为可燃液体。
(二)闪点
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易燃液体,当试样达到某温度时,其蒸气和周围空气的混合气体一旦与火焰接触,即发生闪燃现象。发生闪燃时的最低温度称为该易燃液体的闪点(flashpoint),即火焰发生的内火现象。
用规定的闭口闪点测定器所测得的结果称为闭口闪点,也称闭杯闪点:用规定的开口闪点测定器所测得的结果称为开口闪点,也称开杯闪点。一般闪点在150℃以下的液体用闭杯法测闪点,只有闪点在150℃以上的液体才用开杯法测闪点。测定方法不同,结果会有差异,同一种易燃液体,其开口闪点比闭口闪点高20~30℃。
闪点既是可燃性液体的挥发性指标,也是危险性指数。闪点低的可燃性液体,挥发性高,容易着火,危险性较高。
为了便于管理,按照危险特性可将易燃液体分为以下3类:
(1)低闪点液体,闪点<-18℃,如丙酮、乙醚(闪点为-45℃)等。
(2)中闪点液体,-18℃≤闪点<23℃,如甲醇、苯(闪点为-10℃)等。
(3)高闪点液体,23℃≤闪点≤61℃,如氯苯、苯甲醚、丁醇(闪点为35℃)等。
(三)沸点
沸点是指液体的气态饱和蒸气压和液体外界的大气压相等时的温度,即液体受热升温时,蒸气压随着增加,当该液体的蒸气压升到和外压相等时,液体内部产生气泡而沸腾汽化,此时的液体温度称为该压力下的沸点。沸点越低,危险性越大。
绝大多数情况下,同类有机易燃液体的分子量、闪点、沸点及蒸气压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易燃液体的闪点越低,沸点也越低,蒸气压也就越高,结果越易燃。
(四)自燃点
自燃点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自燃点越低,危险性越大。
另外,行业内还有“燃点”的习惯叫法,但在危险评估实践中意义不大。燃点也称着火点,是指气体、液体或固体可燃物与空气共存,当达到一定温度时,与火源接触点燃后能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燃点与上述的自燃点是不同的概念,燃点比自燃点要低很多。
二、危险特性
(一)高度易燃性
液体的燃烧是通过其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可燃性混合物,达到一定浓度后遇火源而实现的,实质上是液休蒸气与氧发生的剧烈氧化反应。易燃液体就是其蒸气极易被引燃的危险物品,而且易燃液体被引燃一般只需要0.1~2.5mJ这样很小的能量。易燃液体的闪点低、沸点低、自燃点低、所需着火能量小,所以易燃液体都属于高度易燃物品,见表15-1。
表15-1常用易燃液体的危险特征
文章来源:《有机合成安全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