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标准物质网
在线客服
案例5
某研发人员在合成车间做放大反应,在添加仲丁基锂的操作过程中,把压缩空气管当成了氮气管,误将压缩空气当作氨气充入了三百升装的仲丁基锂钢罐中,这随时都可能发生爆炸。关键时刻被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发现并及时制止,立即用氮气对仲丁基锂罐中的空气进行置换,避免了一次重大事故的发生。当管理人员发现时,物料输送管和仲丁基锂钢罐已经发热,一旦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原因分析:当事人毛躁粗心,复核人也同样没有发现问题。
整改措施:设备上,对所有管道和设备的标识进行规范,管道应根据国家标准要求的工业管道安全色上漆;车间贫气管道和压缩空气管道采用不同的快装接头,即使操作工不能区分氮气和压缩空气,也不会造成误操作,做到本质安全。人员管理上,上岗前就危险反应的注意事项(或已经出现过的安全隐患)对员工进行交代,对设备和管道等情况进行现场确认;向全体员工通报这次未遂事故的情况,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制度管理上,制订现场安全检查的要点,使员工掌握基本的现场安全检查知识;对“班组级”新员工的安全教育要做到现场见习和讲课相结合,具体放在车间现场,在进行危险反应时,应至少安排一位有操作实践经验的员工指导工作,在进行新步骤操作的前后,复核人要对各种物料的质量和其他状况进行认真复核。
案例6
某研发人员为了处理废弃的硼烷二甲硫醚,从一堆漏斗中随便拿了一只,没有经过仔细检查,更没有经过清洗处理就直接使用,当她将硼烷二甲硫醚溶液倒入漏斗时,突然间从漏斗里蹿起火苗,火势迅速扩散,导致事故当事人的额头和左手严重烧伤,被同事迅速送医。
原因分析:由漏斗不干净,有水存留导致。
教训:废弃危险试剂不仅不符合反应要求,其危险性也仍然是存在的,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等轻视观念。淬灭危险试剂要当危险反应来做,甚至需要更加严谨细心和认真的态度。在处理危险品前,要预先清理干净通风橱;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应当预先清洗,烘干后再用;要做好防护措施,戴上防爆面具和加厚的防火手套;要按照标准操作进行危险品处理。转移危险试剂(如硼烷二甲硫醚以及丁基锂等有机金属试剂等)要同做反应一样使用双针头转移,避免让危险试剂直接暴露在空气中。
案例7
干冰-丙酮浴的锅底漏,丙酮挥发的蒸气遇磁力搅拌器内的电火花而起火,后被扑灭,见图25-13。
图25-13事故录像截图
原因分析:平时不检查,做事粗心毛躁,出事是必然的。
案例8
某研发人员将称好的NaH(玻璃表面皿)放在反应瓶旁边。反应瓶用氮气流保护着,由于该研发人员突然间将氮气开得过大,致使反应瓶口的空心塞被弹出,掉入用于冷却的冰浴中,同时,水溅到旁边装有NaH的表面皿中,发生起火。由于该研发人员手忙脚乱,急忙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但冲力较大的二氧化碳将NaH冲起,结果火焰四处乱飞。原因及教训:做事毛毛躁躁,安全距离不够,另外,NaH起火应该用黄沙。
案例9
某研发人员使用电热枪烘烤硅胶板,由于过热,电热枪出于自我保护,自动暂停(处于待机状态),当事人没有彻底关闭,就将暂停的电热枪放在一边走开了。电热枪自然冷却后,又自动启动,其吹出的高温气流将旁边装有有机溶剂的洗瓶引燃,接着引燃一瓶甲苯和通风橱内的其他物品,幸亏被路过的同事发现并将火扑灭,如图25-14所示。
图25-14事故现场图
文章来源:《有机合成安全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