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认可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合作单位
  • 普天同创计量证书
新闻
  • 产品
  • 仪器
  • 新闻
  • 规程
  • 帖子
  • 课堂
金属混标查询

在线客服

事故因素——粗心毛躁、麻痹大意(四)

发布时间:2020-12-25 00:00 作者:中国标准物质网 阅读量:954

案例13

某研发人员滴加完叔丁基锂,在取下恒压滴液漏斗时未注意到漏斗底端留有一滴,这滴叔丁基锂落下,碰巧落在台面上的少许溶剂中而起火,进而引发反应瓶起大火,见图25-17。

图25-17事故录像截图

类似的事故很多,在滴液漏斗滴完危险试剂后,要确保漏斗底端没有残留的试剂才能取下。危险试剂包括遇湿易燃、遇空气或极性有机试剂会剧烈反应的有机金属试剂、硼烷三溴化硼等。

案例14

某研发人员不小心将石油醚泼洒在通风橱的台面上,当事人用草纸擦拭时发生燃烧,见图25-18和图25-19。

原因分析:台面的石油醚蒸发,而草纸的比表面积大,石油醚吸附在草纸上会使挥发出来的石油醚更多,局部空间达到燃烧极限,同时通风橱内的水泵运转,内部的电火花引燃石油醚蒸气。

教训:使用石油醚等低沸点有机溶剂时要远离使用中的电器,通风橱内随时保持整洁,以免起火及由此造成更大的损失。

案例15

某研发人员误将一瓶硝基甲烷走行当作四气呋喃倒入盛有固体气氧化钠的瓶中,瓶中即刻冒出白烟,他立即将通风橱的玻璃门拉下,瓶口的烟变成黑色泡沫状液体,发生爆炸,见图25-20。包括该研发人员在内的两人的手臂都被飞溅的玻璃碎片割伤,血迹斑斑,见图25-21。

原因分析:这是一起典型的误操作事故,因粗心大意,没有仔细核对所要使用的化学试剂而造成。硝基甲烷在强碱性条件下自身可能会生成爆炸性极强的含能硝基乙醛肟。

案例16

某研究人员做催化氢化反应,用氢气球给反应瓶通氢气。氢气球连着三通阀,三通阀再连接反应瓶。当第一个氧气球用完后,从反应瓶的瓶口上直接拔除连接氢气球的三通阀。在准备将另一个连有氢气球的三通阀插在该反应瓶瓶口上时,由于反应瓶口处沾染有少量干的钯碳催化剂,其与瓶口的空气接触后产生火花,进而引燃了反应瓶内的氢气,发生混合性气体爆炸。

原因分析:此类事故很多,都是由没有牢记钯碳等催化剂的危险特性,做事不周全导致。此案例也说明,安全无小事,稍不注意,往往会酿成大祸。

 

 

文章来源:《有机合成安全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分享到微信
关闭
普天同创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