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标准物质网
在线客服
四、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适用于食品中2,4,5-三羟基苯丁酮(THBP)、没食子酸丙酯(PG)、没食子酸辛酯(OG)、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DGA)、没食子酸十二酯(DG)。
1.测定原理
油脂样品经有机溶剂溶解后,使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固体类食品样品用正己烷溶解,用乙腈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测定,外标法定量。
2.试剂和溶液
①甲酸(HCOOH)、乙腈(CH3CN)、甲醇(CH3OH)、正己烷(C6H14,分析纯,重蒸)、乙酸乙酯(CH3COOCH2CH3)、环己烷(C6H12)、氯化钠(NaCl,分析纯)。
②无水硫酸钠(Na2SO4):分析纯,650℃灼烧4h,贮存于干燥器中,冷却后备用。
⑤乙酸乙酯和环己烷混合溶液(1+1):取50mL乙酸乙酯和50mL环己烷混匀。
⑥乙腈和甲醇混合溶液(2+1):取100mL乙腈和50mL甲醇混合。
⑧甲酸溶液(0.1+99.9):取0.1 mL甲酸移入100mL容量瓶,定容至刻度。
⑨标准物质储备液:准确称取0.1g(精确至0.1 mg)固体抗氧化剂标准物质,用乙腈溶于100mL棕色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配制成浓度为1000mg/L的标准储备液,0~4℃避光保存。
⑩标准物质中间液:移取标准物质储备液1.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乙腈定容,配制成浓度为10mg/L的混合标准中间液,0~4℃避光保存。
⑪标准物质使用液:移取适量体积的标准物质中间液分别稀释至浓度为0.01、0.02、0.05、0.1、0.2、0.5、1、2mg/L的混合标准使用液。
3.仪器和设备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凝胶渗透色谱仪;离心机:转速≥3000r/min;旋转蒸发仪、涡旋振荡器;分析天平:感量为0.01g和0.1mg。
4.测定步骤
(1)取样和处理同液相色谱法。
(2)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参考条件
①色谱柱:C18键合硅胶色谱柱,柱长50mm,内径2.0mm,粒径1.8um,或等效色谱柱。
②流动相A:水,流动相B:乙腈;流速:0.2mL/min;洗脱梯度:洗脱条件如表3-6所示。
表3-6 液相色谱质谱法洗脱条件
③柱温:35℃,进样量:2uL。
④电离源模式:电喷雾离子化;喷雾流速:3L/min ;干燥气流速:15L/min;离子喷雾电压:3500V。
⑤监测离子对、碰撞能量、驻留时间和保留时间:见表3-7。
表3-7 食品中抗氧化剂的监测离子对、碰撞能量、驻留时间和保留时间
(3)定性测定在相同试验条件下进行样品测定时,如果检出的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标准样品相一致,并且在扣除背景后的样品质谱图中,所选择的离子均出现,而且所选择的离子丰度比与标准样品相一致(相对丰度>50%,允许士20%偏差;相对丰度>20%~50%,允许±25%偏差;相对丰度>10%~20%,允许±30%偏差;相对丰度≤10%,允许±50%偏差),则可判断样品中存在这种抗氧化剂。
(4)标准曲线制作将标准系列工作液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以定量离子对峰面积对应标准溶液浓度绘制标准曲线。
(5)样品测定将样品溶液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根据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液中抗氧化剂的浓度。
5.结果计算
式中X—试样中抗氧化剂含量,mg/kg;
ρ—从标准曲线上得到的抗氧化剂溶液浓度,ug/mL ;
V—样液最终定容体积,mL;
m—称取的试样质量,g。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或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相关链接:食品抗氧化剂含量的测定(三)
文章来源:《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技术》
版权与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