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标准物质网
在线客服
一、化学品接触感染及急性化学中毒
(1)在化学品接触感染及急性化学中毒的现场急救中,了解该有害物的性质和进行初步处理是十分重要的。及时正确的现场急救可挽救许多危重患者的生命,减轻中毒的程度,防止并发症,争取时间,为进一步的治疗创造条件。
(2)立即切断泄漏源或暴露源,防止继续伤害人,并设立必要的警戒区。
(3)化学中毒的三条途径和送医前常用的基本急救应对措施有以下几方面内容:①通过呼吸道吸入有毒的气体、粉尘、烟雾或气溶胶而中毒。
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接触感染及急性化学中毒的原因,参加救护者必须首先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例如,对于剧毒或毒物浓度大的空间,需要佩戴正压呼吸器,或视现场具体情况佩戴防毒面具或用湿毛巾掩捂口鼻(短时间紧急运用)。
呼吸系统轻度中毒时,应使中毒者撤离现场,只要把中毒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解松衣服,安静休息即可,清醒者会较快恢复正常。必要时可吸入氧气,但切记不要随便施行人工呼吸。例如,发生氯气中毒时,可吸入少量乙醇和乙醚的混合蒸气,使之解毒,禁忌施行人工呼吸,但若发生休克昏迷、呼吸微弱或已停止,应即刻给患者吸入氧气及实施人工呼吸(图11-4),并立即送医院治疗。
图11-4实施人工呼吸
②通过消化道误服而中毒。
消化道中毒首先要搞清楚是什么毒物,了解了毒物的性质才能对症处理。
一般方法是立即洗胃,常用的洗胃液有食盐水、肥皂水、3%~5%的碳酸氢钠溶液,边洗边催吐,洗到基本没有毒物后服用生鸡蛋清、牛奶、面汤等解毒剂。服用润湿的活性炭,对任何毒物中毒都有效果。
催吐的方法有多种。例如,用压迫舌根的方法催吐,或给中毒者服催吐剂——肥皂水或把5~10mL 2%硫酸铜溶液加入一杯温水中服用,并用干净手指伸入喉部,引起呕吐。神志不清或吸气时有吼声的患者不能催吐,需紧急送医院治疗。
③通过接触皮肤而中毒。
通过接触皮肤而中毒要分清是腐蚀、过敏还是其他表征,对症处理方法是完全不同的。如果通过皮肤吸收进入血液,再通过血液循环,甚至透过血脑屏障而毒害其他部位,情况就会变得更复杂,所以清除皮肤表面的毒物是非常重要的。
凡是毒物污染皮肤者,应立即脱去污染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若头面部被污染,首先注意眼睛的冲洗,用洗眼器冲洗眼睛至少15min,一边冲洗眼部一边冲淋,必要时应尽快到附近医院就医。
(4)当中毒较严重,现场无法处理或不了解中毒的情况时,立即报告公司领导及安全部门,紧急救护后迅速护送伤者到医院(必要时拨打120联系救护车的支援),同时通知医院做好急救准备,并向医生说明中毒原因和当时的情况。受害者系接触化学危险物料或潜在感染性物质时,应向医生提供MSDS等相关资料。
二、外伤的医疗救护
(1)每个人都需要明白,当实验室个人受到伤害时,恰当的医疗处理、预防以及救护是非常重要的,并能有效地防止感染或继续恶化。
(2)急救医药箱和培训。实验室或楼层应该备有急救医药箱(first-aid),并由有资质的医务人员针对实验室常出现的伤害进行相关急救培训,如图11-5所示。
图11-5急救医药箱及急救培训
化学实验室的急救医药箱内所放的常用医药用品[参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有以下几种:
治疗用品:创可贴、药棉、纱布、绷带、剪刀、镊子、压舌板等。
消毒剂:75%酒精、碘酒(含碘0.1%~0.2%)、3%双氧水、酒精棉球。
氰化钠(钾)解毒剂:亚硝酸异戊酯。
烫伤药:玉树油、蓝油烃、烫伤膏、凡士林。
创伤药:红药水、龙胆汁、消炎粉。
化学灼伤药:应对酸伤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稀氨水,应对碱伤的3%硼酸和2%乙酸。
催吐药:2%的硫酸铜溶液。
(3)玻璃割伤、刺伤、擦伤或扭伤骨折。受伤人员应直接压迫损伤部位进行止血,清洗受伤部位,挑出玻璃碎片,然后涂红药水或紫药水,撒上消炎粉,必要时用纱布包扎。若伤口较大或过深而大量出血,应迅速在伤口上部和下部扎紧血管止血,严重时采取止血包扎措施,送往医院诊治,骨折时用夹板固定包扎,移动护送时应平躺,防止弯折,送医院救治。
安全操作常识:切割及截断玻璃管(棒)、进行瓶塞打孔时,易造成割伤,要用布包裹住玻璃管再折断;紧固或拆卸玻璃元件有困难时,要戴纱布手套或用抹布包住再操作;往玻璃管上套橡胶管时,要用水或甘油湿润玻璃管外壁和塞内孔,并戴好纱布手套或用抹布包住再操作,以防玻璃破碎割伤手部。
(4)烫伤。立即用水冲洗,也不要把烫的水泡挑破,在烫伤处抹上黄色的苦味酸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再擦上凡士林、烫伤膏或万花油。被火烧伤时,在现场立刻进行冷却处理,在送医前,用15℃左右的冷却水连续冷却,并采用洗必泰(一种消毒剂)进行消毒,最后,在伤处涂上烫伤药。发生大面积烧伤时,应急处理的同时立刻送医院治疗。
(5)冻伤。将冻伤部位放入35~40℃的热水中浸30min左右。待恢复到正常温度后,将冻伤部位抬高,不需包扎。严重情况需送医院治疗。
(6)酸伤。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稀氨水冲洗,最后再用水冲洗,然后搽上油膏或凡士林。酚伤和溴伤可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70%酒精洗涤,包扎。
(7)碱伤。高浓度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对皮肤的腐蚀性伤害往往比高浓度酸的腐蚀性伤害来得快而且严重得多。应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柠檬酸、乙酸溶液或硼酸饱和溶液冲洗,再涂上凡士林。
三、冲淋器和洗眼器
在实验室外的15m内需要配备冲淋器(图11-6)和双头洗眼器(图11-7)。图11-6的上方是冲淋器:推开手把开关,冲淋器就有水当头喷下。图11-6的中间与图11-7是双头洗眼器:推开手把开关,双眼朝下睁开,一般至少冲洗15min。
实验室内的水池上还应配备洗眼器,洗眼器连有可伸缩的软管,使用时需要拉出(图11-8)。案例证明,受害当事人一般无法使用洗眼器,因为他(她)遇上水会不自觉地闭上眼,睁不开,如果一睁一闭,眼内的异物被反复捻搓或翻滚,反而会使眼球或眼膜破损,伤势加重。欧洲一些高校化学实验室的安全培训规定值得推广:使用洗眼器时,一旁的同事用双手强制性地翻开伤者的上下眼皮,一旦翻开,15min内千万不能合上,另一位同事立即拿起洗眼器,对准眼部冲洗至少15min,见图11-9。伤者如有不自觉的抵触(能有坚强毅力配合的不多),特别是想合眼或眨眼,或抓住你的手想使劲推开,甚至大喊大叫或流泪时,旁人一定要强迫性地控制生,使其不能动。当眼睛内有异物如碎玻璃等时,要用小镊子耐心地夹掉,确保清除干净无任何遗漏后才能合上眼皮,并视情况决定是否立即送医院。
图11-6冲淋器
图11-7双头洗眼器
图11-8拉出洗眼器
图11-9同事配合进行眼部冲洗
文章来源:《有机合成安全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