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标准物质网
在线客服
除了用特别材质和特别工艺加工制造的氢化瓶等反应容器外,普通玻璃反应瓶的内部承受压力一般在1atm以下,如果压力过大,就会发生爆破或爆炸事故。相同材质、相同制造工艺和相同厚度的瓶子,体积越大,承受的压力越小。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刚性密闭、等容等温的情况下,气体越多,压力越高,即气体物质的量与压力成正比。刚性密闭等容以及气体物质的量一定的情况下,温度越高,压力越高,温度与压力也成正比其对应关系如表24-3所示(设起始温度为20℃时,压力p1=0.1MPa)。
表24-3温度与压力的对应关系
化学实验室的许多爆炸事故与刚性密闭有关。
案例1
Bucherer-Bergs反应是羰基化合物与氰化钾及碳酸铵,或氰醇与碳酸铵直接反应生成乙内酰脲类化合物的反应。下面的常压反应,反应温度为60~80℃,反应时间为18h。
将两个平行反应过夜进行,其中一个发生物理爆炸,见图24-49,反应物料全部散落台面。
原因分析:碳酸铵在加温时容易升华,逐渐凝聚在冷凝管内侧下部,造成刚性密闭堵塞。因此,长时间反应需要有人值守,以经常观察凝聚情况,及时疏通。
图24-49刚性密闭加热导致的物理爆炸
有类似的一个Bucherer-Bergs放大反应,其中KCN的用量为183g,反应需60℃下反应过夜,由于碳酸铵遇热大量升华,升华的碳酸铵凝聚在整个冷凝管内壁,冷凝管被堵塞,形成密闭加热反应体系,大约在半夜时分瓶子爆开,反应物料溅落在通风橱内,见图24-50。
图24-50冷凝管被堵塞导致爆炸
卤化铵也会“升华”,但其机理与一般的升华不同。加热时,由于卤化铵分解成气态的氨和卤化氢而气化,进入冷凝管后又被冷却,重新结合成卤化铵而沉积在冷凝管内壁。因为表观现象与升华一样,所以常把它归于升华,另外,多聚甲醛也有升华性,需要注意。
文章来源:《有机合成安全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