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标准物质网
在线客服
1.氰化钠
【别名】山奈;山奈钠
【英文名】sodium cyanide
【结构式】NaCN
【分子量】49.01
【物化性质】立方晶系,白色结晶固体,块状、片状颗粒或粉末,易潮解,有微弱的苦杏仁气味。相对密度1.596,熔点563.7℃,沸点1496℃。能溶于水、氨、乙醇和甲醇中。34℃以下水溶液易结晶出来氰化钠,常含有1个或2个结晶水。37.4℃以上时,则失去结晶水,成为强碱弱酸盐。易与酸作用,甚至很弱的酸亦能与之反应,放出剧毒的氰化氢气体。铁、锌、镍、铜、钴、银和镉等金属溶解于氰化钠溶液,产生相应的氰化物。在氧的参与下,能溶解金和银等贵金属,生成络合盐。剧毒!
【质量标准】国家标准GB 19306-2003
注:1.固体优等品的氢氧化钠+碳酸钠+水分+甲酸钠的总质量分数应不大于2.0%。
2.对氰化钠溶液产品,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其氰化钠质量分数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用途】在机械工业中用作各种钢的淬火剂。电镀工业中作为镀铜、银、镉和锌等的主要组分。冶金工业中用于提取金、银等贵重金属。化学工业中是制造各种无机氰化物和氢氰酸的原料,也用于制造有机玻璃、各种合成材料、丁腈橡胶、合成纤维的共聚物。染料工业中用于制造三聚氰氯(活性染料中间体,又为生产增白剂的原料)。医药工业中用于制造氰乙酸甲酯和丙二酸二乙酯等。纺织工业中用作媒染剂,还用于钢的液式渗碳、渗氮。直接利用氰化钠生产的重要无机氰化物主要有黄血盐钠于黄血盐钾、氰化钾、氰化锌、氰化钡、氰化亚铜、硫氰化钠、硫氰化钾;有机氰化物有氰乙酸、丙二腈、蛋氨酸、氰苄、三聚氰氯等。利用氰化钠发生氰化氢再生产的主要产品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睛、次氨基三乙酸、羟乙腈等。
【制法】制备氰化钠的方法有安氏法、丙烯睛副产法、火焰法、轻油裂解法等,目前工业生产以丙烯腈副产法为主。
(1)丙烯腈副产法在丙烯氨氧化法制丙烯腈的过程中,副产氰化氢气体(其量相当于丙烯睛产量的4%~10%),经碱液吸收,再经蒸发、浓缩、分离、干燥,制得氰化钠产品。其反应式如下:
HCN+NaOH→NaCN+H2O
(2)安氏法以天然气、氨和空气为原料。天然气经水洗塔脱去无机硫和部分有机硫,经过滤使精制后的天然气含硫量≤lmg/m3、C2以上的烃类在2%以下,液氨经汽化器汽化,空气经过滤器精滤。将三种原料气按氨:甲烷:空气=1:(1.15~1.17):(6.70~6.80)的比例,经混合器混合进入氧化反应器,以铂铑合金为催化剂,于1070~1120℃温度下,反应生成含8.5%的混合气体,经冷却后进氨吸收塔,用硫酸吸收残余氨,然后经水冷却,用低温水吸收氰化氢,尾气经碱洗塔后排空。水吸收氰化氢溶液经换热后进入解吸塔,塔顶得纯度98%的HCN,再与碱液反应,生成氰化钠溶液,经蒸发、结晶、干燥、成型,制得成品。其反应式如下:
CH4+NH3→HCN+3H2
HCN+NaOH→NaCN+H2O
【安全性】
毒性:剧毒。
急性毒性:氰化钠的致死剂量为0.10g,其他参见氰化钾。
防护措施:工作中,不可饮茶吸烟,工作后应清洗手脸。地面残留物用五倍大苏打溶液中和清除,下脚还应深埋土中。以防为主,防止吸入,破皮肤不可接触,发现头昏不舒服现象时,立即转移到新鲜空气处,或服1%药用大苏打溶液急救,并迅速送医院治疗。包装方法:用内衬聚乙烯塑料袋的铁桶包装,每桶净重50kg,60kg。包装上应有明显的“剧毒品”标志。
贮存运输:属无机剧毒品,危规编号:GB 6.1类61001。剧毒GA No.A1002.GB12268-2012 UN No.1689。CAS号:143-33-9。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库房中,宜专库专贮。容器必须密闭。遇酸会产生剧毒气体,不可与酸类、氧化剂及食用物品共贮混运。仓贮管理应按公安部门规定办理,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搬运时应穿工作服,戴口罩、手套。
消防措施等其他安全性处理参见氰化钾。
2.氰化锌
【英文名】zinc cyanide
【结构式】Zn(CN)2
【分子量】117.42
【物化性质】白色有光泽斜方晶系柱状结晶,或无定形粉末,或块状。相对密度1.852。不溶于冷水、氢氰酸、乙醇和乙醚,微溶于热水,溶于液碱、氨水、冰醋酸锌溶液中,溶于氰化钠、氰化钾溶液形成复盐。不溶于有机酸中,在稀无机酸中分解释放出氰化氢。吸收潮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锌而放出氢氰酸。800℃时在空气中分解,放出氰化氢。剧毒!
【质量标准】参考标准
【用途】用于电镀、有机合成、医药和农药的制造。
【制法】合成法:氰化钠用水溶解,加入氯化钡以除去碳酸钠杂质;氯化锌用水溶解,如溶液学浑浊,需加入盐酸,调pH至5~6,使溶液中的ZnO转换成ZnC12。将经沉降的氯化锌清液放入反应器内,加入氰化钠溶液使反应生成氰化锌沉淀。为防止生成的氰化锌溶于过量的氰化钠溶液而形成Na2Zn(CN)4复盐溶液,故氰化钠溶液的加入量应加以控制。沉淀用水漂洗除氯化钠,然后经离心分离、干燥,制得氰化锌成品。其反应式如下:
2NaCN+ZnCI2→Zn(CN)2+2NaCl
【安全性】
毒性及防护:参见氰化钾。
包装方法:用内衬聚乙烯塑料袋的铁桶包装,每桶净重50kg。包装上应有明显的“剧毒品”标志。
贮存运输:危规编号:GB 6.1类61001。剧毒GA 58-93 A1013,GB 12268-2012 UN No.1713.CAS号:557-21-1。贮运参见氰化钾。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