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标准物质网
在线客服
1.锌粉
【别名】亚铅粉;锌
【英文名】zinc powder; zinc dust
【结构式】Zn
【分子里】65.38
【物化性质】锌为蓝白色金属(紧密堆积六方晶系),粉末为浅灰色的细小粉末。熔点419.58℃,沸点907℃,相对密度7.14,蒸气压0.13kPa (487℃)。溶于无机酸、碱、醋酸,不溶于水。
【质量标准】国家标准GB/T 6890-2012
锌粉按化学成分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个等级,按粒度分为30um,45um, 90um, 125um四种规格。
锌粉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锌粉的化学成分
注:以含锌物料为原料生产的四级锌粉,其含硫量应不大于0.5%。
锌粉的粒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锌粉的粒度
注:1.需方如对锌粉化学成分及粒度有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商定。
2.锌粉用作与饮用水接触的涂料时,杂质铅和镉的含量应分别不大于0.01%。
3.生产立德粉用的锌粉,铅含量可不做规定;生产保险粉用的锌粉,除金属和筛余物外,其他成分可不做规定。
【用途】超细锌粉主要作为富锌涂料和其他防腐、环保等高性能涂料的关键原料而广泛应用于大型钢铁构件、船舶、集装箱、航空、汽车等行业,普通锌粉则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制药、染料、电池等行业。作颜料,遮盖力极强。具有很好的防锈及耐大气侵蚀的作用。常用以制造防锈漆、强还原剂、电池等。
【制法】以金属锌为原料,经过蒸馏提纯、除去杂质,得到精制溶液,通过喷雾干燥,制得金属锌粉成品。
【安全性】遇湿易燃物品,具有刺激性。危规编号二GB 4.3类43014o UN No.1436;IMDG CODE 4373页,4.3类。
自燃点460℃,爆炸极限500g/m3以上。粉尘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易被明火点燃引起爆炸。潮湿粉尘在空气中易自行发热燃烧。与水、酸类或碱金属氢氧化物接触能放易燃的氢气。与氧化剂、硫黄反应会引起着火或爆炸。小鼠腹腔LD50:15 mg/kg。吸入锌在高温下形成的氧化锌烟雾可致金属烟雾热,症状有口中有金属味、口渴、胸部紧束感、干咳、头痛、头晕、高热、寒颤等。粉尘对眼有刺激性,口服刺激胃肠道。长期反复接触对皮肤有刺激性。粉尘能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吸入能引起咳嗽、低热。皮肤接触锌粉,吸湿发热,可造成灼伤。
接触、吸入锌粉时可用肥皂水及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食入时可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密闭操作。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胺类、氯代烃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发生泄漏事故时,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时避免扬尘,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回收。大量泄漏时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在专家指导下清除。
用内衬聚乙烯塑料袋的铁桶包装,袋口用绳扎紧,桶盖应牢固并密封,每桶净重为25kg、40kg、50kg,需方如有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商定。包装桶上应标明“防潮”标志,表面涂上不易脱落的颜色标志,颜色标志规定如下:30um,黑色;45um,黄色;90um,绿色;125um,蓝色。
应贮存放于阴凉、通风、干燥、防火的库房内,注意防潮。不得与无机酸、易燃物品共贮混运。运输过程中要防潮、防火,装卸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撞击和跌落,以免包装破坏。
失火时,可用干砂土、干粉扑救,禁止用水、泡沫灭火。
2.砷
【英文名】arsenic
【结构式】As
【分子量】74.92
【物化性质】有α型、β型、γ型三种晶型。砷蒸气在360℃以上晶析时,得到六方晶形α-砷,灰色金属状,相对密度d14 5.727;在300℃以下蒸镀时,得到玻璃状β-砷,灰色或黑色,相对密度4.73;将砷蒸气进行骤冷,可得到正方晶形γ-砷,黄色,相对密度d18 2.026。有升华性,熔点817℃(2.83724MPa),升华点613℃。不溶于水,溶于硝酸。如在空气中加热,呈蓝色火焰,燃烧变为三氧化二砷,并放出特有的恶臭。因在空气中可以慢慢氧化,故高纯砷需用玻璃安瓿充满氩气封闭或抽成真空封闭在市场出售。
【质量标准】有色金属行业标准《砷》YS 68-2014
砷按化学成分分为3个牌号。砷的化学成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砷的化学成分
注:1.砷及杂质的含量均为实测值。
2.需方对砷的化学成分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商定。
3.外观质量:砷为块状或粒状结晶,呈银灰色;砷不应带有夹杂物。
【用途】用于制取合金的添加物、特种玻璃、涂料、医药及家药等。
【制法】碳气相还原法:将备有气化段、反应段、析出段的三个电炉的装置组装起来。中央反应部分是内径为20~25mm的石英管,在其中装入经真空加热排掉气体的木炭,两端用石英棉堵住,在石英盘里放入三氧化二砷,放到气化段,以400~500mL/min的速度通入经提纯的氮气。将气化段保持在400℃,反应段650℃,析出段350~400℃,经反应约lh,析出单质砷,再经蒸馏,制得砷成品。
高纯砷的工艺流程为:粗砷→氯化→精馏→三氯化砷氢还原。
主要提纯过程是精馏,特别是采用砷填料精馏塔,可有效地除去硫和硒等难除的杂质。
【安全性】毒害品,砷已被公认为致癌物。危规编号:GB 6.1类61006。 UN No.1558(金属性砷)、1562(砷粉、砷烟道尘);IMDG CODE 6072页、6074页,6.1类。
砷化氢属高毒类气态毒物。主要经呼吸道侵入体内,可迅速吸收入血,随血液循环分布于全身各脏器,其中以肝脏含量最多,其次为肾、心及大脑。主要经肾随尿排出。砷化氢与红细胞结合形成砷-血红蛋白复合物,导致溶血,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砷化氢在空气中浓度仅为0.3mg/m3时即可引起急性中毒,中毒严重程度与吸入量有明显关系。
砷中毒患者应立即脱离砷化合物的接触,清洗。特殊解毒剂可用二巯丙磺钠、二巯丁二钠,有较好驱砷效果,应尽早应用。
生产过程中要加强生产过程自动化、机械化、密闭化改造,对各种含砷废气、废水、废渣应予以净化和回收处理,禁止污染环境。有严重肝脏疾病、严重神经系统与造血系统疾病及严重皮肤病患者,不得从事砷作业。
发生泄漏时,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于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回收。
用内衬聚乙烯塑料袋的铁皮桶包装,桶壁厚不小于l mm,外壁喷涂防锈漆,桶口盖应加橡皮垫圈,并用螺钉固紧,保证密封、牢固,每桶净重50kg。
应贮存在阴凉、通风、干燥、清洁的库房内,严防潮湿。不得与酸、碱等化学物品接触。贮存期为1年。
砷易氧化,其氧化物为剧毒物,在检验、使用、贮存及运输时,应按“有毒品”规定处理。
失火时,可用干砂土、干粉灭火器扑救,消防人员应戴防毒面具和劳保用品。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