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标准物质网
在线客服
(一)固体废物在处置过程中的反应
(1)物理反应
1)蒸发/气化 废物中的水分、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通过蒸发、气化转入处置过程所产生的气体中。
2)沉淀/悬浮 渗滤液中的悬浮和胶体物质在液相中所发生的重力作用。
3)扩散/迁移 气体在处置场中的横向扩散和向周围环境释放,渗滤液处置场中的迁移和进入覆土的下层。
4)物理衰变 发生在自然界的自发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明显。
(2)化学反应
1)溶解/沉淀 进入处置场的水在废物层中渗透时,会将废物原有的,或经过生物转化所产生的可溶性物质溶解出来,产生高浓度有机物和高盐分渗滤液;渗滤液的某些盐类,会因pH变化等原因而产生沉淀反应。溶解的有机化合物可随渗滤液迁移出处置场。
2)吸附/解吸 处置场产生的气体中的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渗滤液中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质,有可能被废物和土壤吸附;同时,在某些条件下,有可能发生解吸作用,使污染物重新进入气体或液体。
3)脱卤/降解有机化合物可发生脱卤、水解和化学降解作用。
妇氧化还原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影响金属和金属盐的可溶性。
5)其他有一些重要的化学反应发生在衬层和某些有机化合物之间,导致衬层结构和渗透性的改变。
(3)生物反应
它是处置含有机物,特别是可降解有机物时,处置场中发生的最重要反应,其产物为气体、水分和可溶解的有机物,最终可使所处置的有机废物达到稳定化。生物降解过程通常产生的气体是CO2和CH4,少量的NH3和H2S。事实上,处置场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均以生物作用为媒介。
上述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反应,彼此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十分复杂。例如,水通过渗漏进入处置场内部,将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各种反应;由于封闭作用,所产生的大量气体和渗滤液使处置场中的内部压力随气体产生量的增加而增大,有可能造成密封系统破裂而发生大量渗漏;在处置场中渗滤液的液位和下渗量也将随渗滤液的增多而增大,从而使处置场内部孔隙减少,阻碍处置过程中所产生气体的迁移。
(二)固体废弃物土地处置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废物处置场实际上是一个生物化学或物理化学反应器,进入的是废物和水分,流出的是气体和渗滤液,当降雨和地表水通过渗透进入处置区后,由于污染物的溶解而产生含污染物的渗滤液;另一方面,在被处置的废物达到稳定化之前,含污染物的气体亦会不断地释放到环境中。垃圾渗滤液有4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①有机污染物浓度含量高、组分复杂。COD可高达60000 mg/L,渗滤液有机污染物种类可达上百种;②氨氮含量高。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的氨氮含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增加,氨氮的浓度可高达1000 mg/L、以上,氨氮含量占总氮的85%~90%;③渗滤液中重金属含量较高,特别是生活垃圾与工业垃圾混合填埋时的情况更为严重;④渗滤液中含有上百种微生物,其中有大量的致病菌和病原微生物。这些含污染物的渗滤液和气体继而污染水体、空气和土壤,产生环境卫生问题(赵勇胜等2007,李晓红等2008,隋淑梅等2007)。
1.对水体的污染
一些固体废物渗滤液的化学组成如表11-8和表11-9所示。渗滤液的无控释放会导致处置场附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进入地下水体的渗滤液进而通过地下水发生运移。由于有限的溶解氧以及很低的扩散速率,高有机负荷的渗滤液会在地下水中保持相当长的时间,一旦地下水被污染,则不能作为饮用水源。如果饮用水井或灌溉井穿过污染的渗滤液层或渗滤液进入地表水体,或地表水为处置场径流所污染,则对环境和公众健康将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吉林市某生活垃圾场,面积约10000 m2,垃圾进入量为1000 t/d,自2003年末开始运行,设计服务期为15年。由于采用收集管道抽取渗滤液回灌到垃圾场内,造成了渗滤液的积聚,引发了坝体渗漏,使土地和地下水遭受了污染。距坝下游300 m左右的地下水由于污染而不能使用,生长于污染土壤上的果树出现了凋零和死亡现象。2004年的地下水样分析结果表明,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异丙苯和邻苯二甲酸酯类均有检出,在三个样品中有两个样的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严重超标,达到2.04 mg/L和1.71 mg/L,分别为标准值的255倍和214倍(赵勇胜等2007)。
表11-8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成分示例
表11-9 广州大田山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mg/kg)
2.对大气的污染
废物可产生并释放出包括温室气体在内的多种气体成分,随风载带出的污染颗粒物可能携有微量致癌有机化合物,它们均可能污染大气。垃圾填埋场气体的典型组成(以干体积%计)为CH4(45%~50%)、CO2(40%~60%)、N(2%~5%)、O(0.1~1.0%)、S(0~1.0%)、NH3(0.1%~1.0)、H(0~0.2%)、CO(0~0.2%)以及其他微量组分(0.01%~0.6%),这些气体带有异味,并具有潜在的危害性。长春市于1978年利用一砖场取土坑作为垃圾填埋场,2004年4月停止使用。由于垃圾场顶部没有任何覆盖层,个别地段甲烷气体发生白燃,产生大量的烟尘而污染大气(赵勇胜等2007)。
此外,生长于处置场地的植被可能由于废物的沾污或摄取有毒物质而受到污染,如管理不善,则可能导致疾病传播,出现环境卫生问题。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