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标准物质网
在线客服
黄曲霉毒素具强致癌性,是由真菌(黄曲霉、曲霉等)产生的一组化学结构类似的真菌毒素。目前已分离鉴定出12种,包括B1、B2、G1、G2、M1、M2、P1、Q、H1、GM、B2a和毒醇。M1和M2主要存在于牛乳中,M1在巴氏灭菌下相对稳定,所以不仅需要对加工原料作常规检测,还应包括最终产品的检测。Aflatoxin M1的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薄层层析法(TLC)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等。B1的毒性及致癌性最强,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B1最为多见。
1.黄曲霉毒素的速测技术—亲和层析法
1)速测原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残留经提取、过滤、稀释后,滤液经过含有黄曲霉毒素特异抗体的免疫亲和层析净化,此抗体对黄曲霉毒素B1、B2、G1、G2具有专一性,黄曲霉毒素交联在层析介质中的抗体上。用水将免疫亲和柱上杂质除去,洗脱剂将其洗脱于点滴板上,滴加衍生化试剂,在紫外灯下观察结果进行判断。
2)速测范围
本法用于玉米、花生及其制品(花生酱、花生仁、花生米)、大米、小麦、植物油脂、酱油、食醋等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快速定性检验。检测下限为5ug/kg (5ppb)。
3)试剂盒组成
10瓶提取剂;3瓶激活剂;2根层析柱;1瓶衍生化试剂;2瓶洗脱液;1只紫光灯;1个洗耳球。试剂须在4~30℃阴凉干燥处保存。
另需材料:10mL量筒;蒸馏水(或纯净水);漏斗;定性滤纸。
4)速测步骤
(1)样品处理。准确称取试样2g(大米、玉米、小麦、花生及其制品经过磨细粒度<2mm)于提取瓶中振摇2min。定性滤纸过滤,准确移取5mL滤液并加入15mL水稀释。
(2)净化。依次用2mL激活剂、2mL洗脱剂、5ML蒸馏水(或纯净水)激活柱子,将样品处理液分次加入小柱中,洗耳球上加压排出液体,弃去全部流出液,用5mL蒸馏水洗涤,挤干。取0.8mL洗脱剂洗脱于点滴板上,加2~3滴衍生化试剂混匀。
(3)观察结果。5min后用波长365nm紫外灯照射,观察液体颜色变化,若有蓝色荧光,可初步判断样本中含有黄曲霉毒素B1、B2;若有黄绿色荧光,可初步判断样本中含有黄曲霉毒素G1、G2。
(4)层析柱再生。层析柱可重复使用,层析柱用完后取2mL激活剂加入层析柱中,洗耳球上加压挤干后,再加5mL蒸馏水挤干以备下次使用,每根层析柱可用5次。
5)方法特点
亲和层析法可现场操作,用于快速筛选;速度快,检测一个样品20min左右;不需用任何设备,可完成整个检测过程;不需用其他试剂,检测成本低;不需要做对照实验,特异性高,可准确定性;操作简便,不需专业技术人员;可进行黄曲霉毒素B1、B2、G1、G2总量分析。
2.黄曲霉毒素的速测技术—竞争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1)速测原理
利用免疫竞争法分析原理结合胶体金标记技术设计的一种快速检测试剂。具有简单、快速,无需特殊的仪器设备,既可以在实验室进行,也可在农场、饲料混合车间等实地进行测定。结果准确,灵敏度为51ug/kg,准确率>95%。
2)速测范围
本法适用于粮食、饲料原料、配合饲料、发酵产品、加工食品、中药原料和中成药等样本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
3)速测步骤
(1)样品处理。
①取1g样品,加入2mL样品抽提液,充分搅拌混合至少5min,静置10min。
②静置后轻轻吸取上清液200uL,加入样品稀释液管,混合后用于测定。必要时可用滤纸过滤上清液,取滤过的样品进行测定。
(2)测试。
①取出所需试卡,在夹上做好标准。向样品槽中缓慢加入100uL处理后的样品。
②观察5min后测定结果,并与标准黄曲霉毒素的结果或标准比色卡对比,估算黄曲霉毒素浓度。
4)结果判定
结果判定如图5-1所示。
图5-1 黄曲霉毒素结果判定图(竞争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5)说明
仅用于体外诊断;包装袋打开后应立刻使用;标本处理过程中应戴手套,并防止形成气溶胶。
相关链接:水产品孔雀石绿、结晶紫的速测技术
文章来源:《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
版权与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