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认可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合作单位
  • 普天同创计量证书
新闻
  • 产品
  • 仪器
  • 新闻
  • 规程
  • 帖子
  • 课堂
金属混标查询

在线客服

实验室安全—静电防护(二)

发布时间:2020-12-12 00:00 作者:中国标准物质网 阅读量:1290

三、静电的危害实例

静电的危害很多,给化学实验室、中试实验室或车间带来的主要危害是爆炸或火灾。

静电之所以能造成爆炸或火灾危害,主要是由于静电荷火花放电和爆炸极限两个因素交汇作用的结果。对于具有潜在爆炸危险的场所,当静电放电能量达到周围易燃易爆物质的最小点燃能量时,就会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案例1

在某新药研发公司的公斤级实验室中,在旋蒸大量的非极性馏分时,由于静电积蓄放电引起火灾,且现场大量溶剂混放,导致火势迅速蔓延,不可控制,最后报119火警,消防大队出动了多辆消防车。虽然大火最终被扑灭,但偌大的公斤级实验室还是被全部烧毁,见图9-17。事故还殃及其他区域,事后该研发公司被政府责令停业整顿。


图9-17被烧毁的实验室

50L的大反应瓶和旋蒸瓶,因为体积过大,加上使用非极性溶剂,本身就很难做到静电及时导泄和完全泄除,特别是50L玻璃材质的大反应瓶和旋蒸瓶,其不能单独使用非极性溶剂。而该公司没有把防静电作为基本防护工作来做,不按照科学规律制订操作规程,起火燃烧是必然的。

案例2

非极性溶剂在离心机高速旋转操作中极易起静电,瞬间可积蓄大量静电荷,虽然做了静电防护,但是因为面积和体积都很大,所以很难通过表面的静电泄导装置进行及时完全的泄导,由此经常性地发生静电放电起火事故,将物料烧毁,造成损失。

案例3

用空气泵从200L铁桶中抽取正庚烷送至反应釜,塑料管内的流速达4m/s,虽然管内穿有不锈钢条,但是管子一头的静电夹未接上反应釜的接地金属体,快抽完时,将管子插到桶底,瞬间发生静电放电而爆炸,空桶当场被炸出车间大门十米开外。

案例4

将甲苯和甲基叔丁基醚混合的废液打入200L塑料桶,然后装车。虽然使用的输送废液的塑料管外缠有导除静电的不锈钢丝(图9-18),但未彻底按照规程操作。塑料管的一头没有使用静电夹接地,导致静电积蓄继而放电起火发生溶剂桶爆炸,引起大火和连续多次大爆炸,将旁边正在等待装货的大货车引燃,8个轮胎被全部烧毁,轮胎及废溶剂燃烧的浓浓黑烟在几千米外都能看见。后经10辆消防车和消防队员的现场施救(图9-19),才将大火扑灭,其中一名消防队员受伤。事故发生后,几个相关责任人被刑拘。

图9-18金属插底管(a)和外缠不锈钢丝的塑料管(b)


图9-19救火现场

案例5

非极性溶剂的反应或后处理不能用难以泄导静电的容器(如内衬玻璃搪瓷的反应釜等),只能用金属如碳钢或不锈钢材质的容器。有一个以正庚烷为溶剂的反应,负责人认为金属材质会影响产品质量,因为产物中不允许含有任何微量的金属离子,所以固执违规使用内衬玻璃搪瓷的反应釜。结果导致放料时积蓄的大量静电通过人体放电起火,三个员工被烧伤,其中一个员工全身烧伤面积达30%,需要大面积植皮,医疗费用达40多万元。

案例6

当气体在管道内高速流动或由阀门、缝隙高速喷出时,也会同液体一样产生危险的静电,特别是当气体内含有灰尘、铁末、液滴、蒸气等杂质微粒吋,通过这些微粒的碰撞、摩擦、分裂等过程,可产生高达万伏以上的静电。某研发人员用高压氢气钢瓶充装两个氢气球,充足后,一手一个拿着离开,半路上,其中一个起火,将手烧伤,袖子也被烧焦。

相关链接:实验室安全—静电防护(一)

 

 

文章来源:《有机合成安全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分享到微信
关闭
普天同创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