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认可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合作单位
  • 普天同创计量证书
新闻
  • 产品
  • 仪器
  • 新闻
  • 规程
  • 帖子
  • 课堂
金属混标查询

在线客服

化学实验室—灭火器材与消防设施(三)

发布时间:2020-12-12 00:00 作者:中国标准物质网 阅读量:3193

三、灭火器材的选择原则

对于化学实验室内的火灾,各种类型都有,但以B类火灾最为常见。实践证明,对于化学实验室内的一般火灾,干粉灭火器是最为有效的,然而,干粉灭火器由粉状无机盐组成,灭火后留下许多细粉,特别是缝隙空洞中,难以清除干净。鉴于此,针对火灾情况,要迅速作出准确判断:能用黄沙或灭火毯就只用黄沙或灭火毯,其次考虑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净不留痕迹),如果黄沙、灭火毯或二氧化碳灭火器解决不了,最后才考虑用干粉灭火器。如果手提式的效力不够,就要果断选择大的推车式灭火器,以免贻误灭火时机。

临阵火场,需要根据起火原因和火情快速而准确地选择灭火器材,能简单就简单,不能复杂化,灭火器材的选择顺序见图10-9。

图10-9灭火器材的选择顺序

灭火轻→黄沙→手提二氧化碳→手提干粉→推车式二氧化碳→推车式干粉

容器内着火用灭火毯是最简单的;电器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最好;对于化学实验室最为常见的有机溶剂或反应液起火,使用干粉灭火器是最好的方法,但是,如果是很小的火情,用灭火毯能解决的就不要用干粉灭火器,因为灭火毯一般就在手头边,而干粉灭火器要跑几步路去取,加上零部件的分解卸下等动作,可能要耽误更多时间,而且干粉灭火器喷出的细粉无孔不入,清理起来很麻烦。可以视火情灵活使用或综合运用以上灭火器材,原则是快而准地将火灾消灭在早期阶段。

四、灭火器材的检查周期与报废年限

(一)检查周期

二氧化碳灭火器一般一个月检查一次,可以采取包括零部件在内的整体外部检查和称量的方法。

干粉灭火器的检查周期一般为一个月,包括零部件在内的整体外部和压力表。指针在压力表绿色区域表示工作压力正常,见图10-10(彩图见文后):黄色表示偏高,而红色区域表示压力低于要求,需要报废淘汰或返厂重充,见图10-11(彩图见文后)。

图10-10指针在正常(绿色)区域

图10-11指针在不正常(红色)区域

(二)合账

周期检查的记录要做好台账,每只灭火器都要有档案,包括编号、所在部位、出厂日期、外观和零部件是否完好、压力(干粉灭火器)或质量(二氧化碳灭火器)、检查日期以及检查人。

台账不但要体现在器体的标签上,还要有相应的书面台账或电子台账。

(三)报废年限

按照《灭火器维修与报废规程》(GA95-2007)规定,从出厂日期算起,灭火器报废年限分别是,手提贮压式干粉灭火器10年,推车贮压式干粉灭火器12年,二氧化碳灭火器12年。但是,凡灭火器外体严重锈蚀或腐蚀的,随时报废。

各种灭火器一旦打开过,无论喷出多少,都要重新充装,使用完的灭火器也可以在检测后重新充装使用。

五、灭火器材的放置

灭火器具是一种平时往往被人冷落,紧急状况时又能大显身手的消防必备之物,如果没有它们或取用不便,则会贻误时机,造成更大灾难,所以火火器具的摆放要引起高度重视。灭火器材存放处应选择干燥、阴凉、通风之处,不可靠近高温或可能受到曝晒的地方,防止压力过高或过早失效;要存放在取用方便的地方,周围无妨碍物(图10-12)。不可以在灭火器箱周围的一米内放置其他物品,也不可以在灭火器箱的盖子上放置其他物品,否则会妨碍紧急情况下取用,如图10-13和图10-14所示。

图10-12灭火器材的规范放置

图10-13灭火器材不规范放置(1)

图10-14灭火器材不规范放置(2)

小的灭火毯(如40cm×40cm)可以挂在通风橱的内侧壁上,也可以放在台面一角或抽屉里,大的(如120cm×120cm)可以折好放在灭火器箱上。

干黄沙一般被装在红色的铁质消防桶中,桶呈半圆形,便于紧贴墙挂着,也可在靠近灭火器箱的地面上放置。

六、消火栓箱和消防设施

遇有火警时,根据箱门的开启方式,按下门上的弹簧锁,销子自动退出,拉开箱门后,取下水枪拉转水带盘,拉出水带,同时把水带接口与消火栓接口连接上,按下箱体内的消火栓报警按钮,把室内消火栓手轮顺开启方向旋开,即能进行喷水灭火。

图10-15和图10-16为消火栓箱,图10-17为消防泵房。

图10-15消火栓箱(1)

图10-16消火栓箱(2)

图10-17消防泵房

一旦打开消火栓的水阀,或者喷淋头内的温度敏感支撑管被高温摧断而打开时,消防水泵房(图10-17)内的水泵即刻自动启动,能保持消防水管内的水压且不断供水。

相关链接:化学实验室—灭火器材与消防设施(二)

 

 

文章来源:《有机合成安全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分享到微信
关闭
普天同创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