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认可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合作单位
  • 普天同创计量证书
新闻
  • 产品
  • 仪器
  • 新闻
  • 规程
  • 帖子
  • 课堂
金属混标查询

在线客服

致敏化学品的认识和管控(一)

发布时间:2020-12-16 00:00 作者:中国标准物质网 阅读量:2212

现代社会,人们已经生活在一个无处不存在化学物质的世界里,一些人习惯了,但是也有人对化学物质比较敏感。在研发或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化学品过敏,根据最近十多年产生工伤医疗费用的伤害事故统计,有机合成研发单位发生致敏化学品的过敏伤害案例数占全部伤害事故案例数的近三成,而化学实验室发生致敏化学品的过敏伤害案例数占实验室全部伤害事故案例数的47%,这需要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化学致敏物变态反应可以出现在体内有黏膜和皮下结缔组织的部位。如果致敏化学品侵入体内,通过生物学变化,与广泛分布于鼻黏膜、支气管黏膜、眼结膜、肠胃黏膜上的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结合,就会产生相关部位的过敏,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眼结膜炎、胃肠道过敏反应等,而比较多见的是皮肤过敏,包括手部、腿脚、脸部、甚至被衣服遮盖住的背部、胸部或腹部等人体几乎所有的外表部位,如图19-2所示。

图19-2人体各部位外表的皮肤过敏反应

一、致敏化学品的动物试验

可直接或间接引起变态反应的化学物品称为致敏化学品。

作为半抗原或简单半抗原的小分子量致敏化学物品,本身虽不能致使体内产生特异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但却能与特异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起反应,即这些化合物分子上具有抗原决定簇,与组织蛋白质结合就能构成完全抗原,引起变态反应。化学研发或生产中接触的某些化学物质就属这种半抗原或简单半抗原。这些分子或其在体内的代谢、降解产物,必须首先与某些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等载体相结合,形成在体内不易被裂解的抗原——载体结合物,从而发挥完全抗原的作用。

作为半抗原或简单半抗原的化学物质与蛋白质结合的能力与该物质化学结构中的某些活性基团有密切关系,表19-1列出了易与蛋白质结合的活性基团及其在蛋白质上的可能相应结合部位。

表19-1易与蛋白质结合的活性基团

(一)动物致敏试验标准

皮肤致敏性反应/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是指皮肤对一种物质产生的免疫源性皮肤反应,这种反应对于人体,可能以瘙痒、红斑、丘疹、水泡、融合水泡为特征,而对动物,仅能以红斑和水肿为特征。所以,为了检测可疑致敏化学品对皮肤的变态反应性,可根据国家标准《化学品皮肤致敏试验方法》(GB/T21608-2008)或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第7部分:皮肤致敏试验》(GBZ/T240.7-2011),以动物皮肤过敏反应的危害程度来评价接触对照样品(可疑致敏化学品)后引起皮肤变态反应的等级。上述国家标准方法中,用致敏受试物对试用动物采取每隔一周的诱导接触(致敏阶段),在第三周时,再进行激发接触,在激发接触后24h、48h和72h的激发阶段,分别观察皮肤反应,并记录受试部位的红斑和水肿的面积大小、颜色深浅等试验结果,以评判受试品是否呈阳性以及致敏强度。

如同评价化学物质的毒性一样,化学物质的毒性不以有毒或无毒加以区分,而是用LD50、LC50等试验数据说明其毒性的大小。绝大多数化学物质都有毒性,毒性大小是相对的,即使像氯化钠这样的日用食盐,半数致死量大鼠试验口服LD50=(3.75±0.43)g/kg,可见达到一定量也会显示毒性。同样,考量一个化学物质能否产生变态反应及其反应强度如何,不仅取决于化学致敏物的性质,而且也受接触者个体特征的影响。严格意义上说,大多数化学物质对于某些特定的个体来说,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成为致敏原。因为致敏作用没有阈值,所以,不能机械地将化学物质分为致敏的和不致敏的两大类,而应判断其致敏作用的大小。

表19-2是根据上述国家标准方法,人为地对动物的定量对照试验结果分析后进行的评判分级。

表19-2化学物质致敏作用强度分级

(二)动物试验的致敏途径

化学致敏物变态反应的免疫学机理包括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两种。根据其机理,动物致敏实验途径有以下几种。

1.经皮致敏

经皮致敏的实验主要用于判定皮肤接触性化学致敏物的作用。

2.黏膜滴入法

眼结膜囊、鼻腔等黏膜滴入法,主要用于判定有可能与黏膜接触的化学致敏物的致敏作用。

3.皮内注射法

皮内注射法,剂量准确,操作、管理方便,反应敏感,主要用以判定化学物质的固有致敏性,适用于可经多种途径与人体接触的化学物质。

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的致敏方法,从染毒途径来看,经皮涂敷、皮内注射、腹腔注射、淋巴结内注射及吸入等均有致敏成功的报告。

不同的致敏途径对变态反应的质和量有一定影响。一般认为皮内注射及皮肤涂敷对迟发型变态反应的致敏率较高。

迟发型变态反应是化学物质引起的变态反应中最多见的型式,但所造成的后果并非最严重,而速发型变态反应,特别是过敏性休克却能造成严重后果,尽管发生的概率远比迟发型小,但仍需给予高度重视。

4.致敏阳性对照物

国家标准中所用皮肤致敏性试验的阳性对照物列于表19-3。

表19-3阳性对照物


 

 

文章来源:《有机合成安全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分享到微信
关闭
普天同创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