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标准物质网
在线客服
硝基咪唑类药物(nitroimidiazoles)为含有硝基杂环结构的抗原虫药物。1954年合成了甲硝唑用于治疗滴虫、阿米巴病及兰氏贾第鞭毛虫病:1962年发现甲硝唑对厌氧菌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由此硝基咪唑类药物的研究得到深入发展,相继合成出了一系列的药物。本类药物的共同特点是咪唑环上带N-1-甲基和5-硝基取代基,只有C2位上的取代基不同,主要包括地美硝唑(dimetridazole,DMZ)、甲硝唑(metronidazole,MNZ)、洛硝哒唑(ronidazole,RNZ)、异丙硝唑(ipronidazole,IPZ)、奥硝唑(ormidazole,ORZ)等。
16.1.1 理化性质和用途
16.1.1.1 理化性质
硝基咪唑类药物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遇光易分解,可汽化,长时间干燥易挥发;不同程度地溶于水、丙酮、甲醇、乙醇、氯仿和乙酸乙酯;大多显弱碱性,能溶于酸液,与酸结合成盐,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常见硝基咪唑类药物及其代谢物的理化性质见表16-1。
表16-1 常见硝基咪唑类药物及其代谢物的理化性质
16.1.1.2 用途
硝基咪唑类药物具有抗原虫和抗菌活性,也具有很强的抗厌氧菌作用。药物进入易感的微生物细胞后,在无氧或少氧环境和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下,其硝基被电子传递蛋白还原成具有细胞毒性作用的氨基,从而抑制细胞DNA的合成,并使已合成的DNA降解,破坏DNA的双螺旋结构或阻断其转录复制,从而使细胞死亡,发挥其迅速杀灭厌氧菌、有效控制感染的作用。
硝基咪唑类药物的生物活性与其化学结构有密切关系,1-甲基-5-硝基咪唑为该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基团。药物抗原虫活性与咪唑环1位的亲脂性和负电性有关,抗菌活性与电解还原作用有关。毒性则主要取决于咪唑环1位N上的侧链。该类化合物的抗滴虫活性与硝基的位阻成反比,位阻越大,活性越低。
硝基咪唑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原虫感染,如牛毛滴虫病、犬贾第虫病、鸡和火鸡组织滴虫病、禽贾第虫病、急性阿米巴痢疾和肠外阿米巴病。另外,还有抗蜜蜂微孢子虫病和阿米巴虫病的作用。MNZ除能抗滴虫及抗阿米巴原虫外,还对脆弱拟杆菌、黑色素拟杆菌梭状杆菌属、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等有良好抗菌作用;地美硝唑不仅能抗大肠弧菌、多型性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和密螺旋体,且能抗组织滴虫、纤毛虫、阿米巴原虫等。添加本类药物于饲料中,可预防螺旋体引起的猪下痢,亦可用于防治禽类的组织滴虫病及六鞭虫病,此外还有增重作用。
相关链接:牛奶和奶粉中卡巴氧和喹乙醇代谢物残留量测定方法回收率和精密度
文章来源:《兽药多组分残留分析技术》
版权与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