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认可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合作单位
  • 普天同创计量证书
新闻
  • 产品
  • 仪器
  • 新闻
  • 规程
  • 帖子
  • 课堂
金属混标查询

在线客服

单细胞的制备与培养

发布时间:2017-03-09 00:00 作者:中国标准物质网 阅读量:1804

细胞培养首先要将取来的组织标本分散成单细胞悬液。通常用机械分散法和酶消化法等制备单细胞悬液,组织小块经酶消化后需去除酶液,然后吹打组织获取单细胞,细胞计数并调整细胞浓度后接种培养。

【材料】

1.组织来源动物内脏或实体瘤等;

2.培养用液PBS液、Hanks液、0.25%胰蛋白酶、2000U/ml(或1~3 mg/ml)胶原酶、0.02% EDTA, RPMI 1640液、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等;

3.培养器具无菌培养瓶或培养皿、离心管50ml或l0ml多个,无菌平皿、弯头吸管、小烧杯、手术刀、眼科剪、镊,磁力搅拌器、离心机等。

【方法】

1.来自实体组织的细胞分离

(1)机械分散法:对某些软组织如皮肤黏膜、内脏、神经、血管,胚胎以及某些肿瘤等,可采用机械方法进行分散。常用方法是用手术剪刀将其剪成小于1 mm3大小组织块(肉泥状),直接接种微小组织块;或用研碎组织,组织匀浆器要轻微旋转且保持一个方向旋转,然后通过不锈钢或尼龙网筛过滤获得单细胞悬液。此方法简便省时,但对细胞有一定损伤。

(2)酶消化法:酶消化法是先用剪刀将组织剪成较小体积的基础上,应用胰蛋白酶胶原酶消化细胞间质,使之成为单个细胞。根据酶的作用机制和组织标本的不同,不同的组织标本要采用不同的酶消化。

1)胰蛋白酶(trypsin )消化法:胰蛋白酶适用于消化间质较少的软组织,对传代细胞的消化也适用。胰蛋白酶不同于胰酶,胰酶中除含有胰蛋白酶外,还有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的消化程序如下:①将组织剪成约1 mm3大小,置于三角烧瓶中,加入比细胞多30~50倍的0.25%胰蛋白酶液,置电磁搅拌器上搅拌(30~100r/min )、消化30~60分钟,或放入37℃水浴中消化60~120分钟,但中间要不时多次摇动;②消化完毕后,吸取2/3上清液于离心管中,1000r/min离心5分钟,然后用Hanks液漂洗2次;③Hanks液漂洗过的细胞沉淀加入一定量的营养液再悬浮,用吸管轻轻吹打,通过200目不锈钢网或尼龙网滤过,即可用于培养。

上述在37℃环境下消化的方法称热消化法;有时也可将胰蛋白酶加到剪碎的组织中,置4℃冰箱内进行缓慢消化,消化时间可延长至12~24小时,此法称冷消化法。

2)胶原酶( collagenase)消化法:此酶对胶原组织有较强的消化作用,适于消化纤维组织、上皮组织及瘤组织等,将需培养的组织小块放入培养瓶内,加入含有血清的生长培养液4.5 ml,加入0.5ml胶原酶(2000U/ml)于培养液中,配成胶原酶的常用剂量为200U/ml。此酶消化作用缓和,消化过程与胰蛋白酶消化法基本相同。

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可联合应用胰蛋白酶和胶原酶消化某些硬组织,其消化效果更佳。酶消化时间过长对细胞有损伤,若消化不充分又达不到分散细胞的目的,因此在新条件下使用消化酶时应做些消化法的试探,以确定最佳的消化时间。

(3)鳌合剂(chelating agent)分散法:实验中常用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 EDTA)作为化学鳌合剂,其溶液又称Versen液。使用浓度一般为0.02%。EDTA能从组织中吸收Ca2+和Mg2+形成鳌合物,促进细胞相互分离。EDTA比胰蛋白酶作用缓和,很少单独用于消化新鲜组织,常与胰蛋白酶合用(0.25%胰蛋白酶,0.02% EDTA)用于消化传代细胞,此法作用温和,毒性较小。

消化法获取的细胞通过200目孔径筛网滤掉组织块。已过滤的消化液经800~1000r/min低速离心5分钟后,去上清液,加含血清培养液,轻轻吹打形成细胞悬液。如果用胶原酶或EDTA消化液,还需用Hanks液或无血清培养液洗1~2次,以去除消化液,然后再加含血清的生长培养液,细胞计数后调整合适的浓度接种培养瓶,置5% C02孵箱、37℃培养。

2.来自血液、淋巴液等的细胞分离

(1)淋巴细胞的分离:取肝素抗凝血I ml加Hanks液1 ml稀释后,沿管壁徐徐滴流叠加盛有2m1淋巴细胞分离液的试管内(小心叠加在淋巴细胞分离液的液面上,注意勿与分离液混合),然后2000r/min水平离心20分钟,离心后管内分为4层,自上而下依次为血浆、单个核细胞、颗粒白细胞、红细胞(图2-1)。用毛细管伸至单个核细胞层中(位于细胞分离液与血浆的界面上),沿管壁轻轻吸出全部细胞。然后用Hanks液洗两次,每次2000r/min离心10分钟,最后用RPMI 1640培养液将细胞配2×106/ml的细胞悬液备用。

(2)单核巨噬细胞的分离:单核巨噬细胞有黏附塑料或玻璃表面的特性,而淋巴细胞则无此特性,借此可将这两类细胞分离,其方法简述如下:将待分离的细胞悬液(实验动物的腹腔洗液)加入适当大小的塑料或玻璃平皿内,置于37℃ CO2温箱内温育1小时,然后用RPMI 1640培养液轻轻漂洗平皿表面,去除非黏附细胞,再将黏附有细胞的平皿表面用上述培养基轻轻刷洗,收集黏附的单核巨噬细胞。如果要获得纯度较高的单核巨噬细胞,可重复上述过程。

【结果】

单细胞悬液接种后,次日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大量贴壁的圆形细胞,折光性好。约一周后细胞贴壁生长形成上皮样或梭形纤维细胞单层,有时可见微小的组织块形成若干“细胞岛”,即以组织块为中心向外周长出同心圆排列的单层细胞,且可见到从相邻细胞岛长出的细胞单层逐渐靠近,甚至融汇成片。待2周左右细胞几乎可完全汇合成一片。这种单层细胞因散在分布许多细胞岛,显得细胞单层的细胞密度极不均匀,会影响实验结果,故最好经传代一次,长出较均质的单层细胞后再进行试验。

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分享到微信
关闭
普天同创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