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认可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合作单位
  • 普天同创计量证书
新闻
  • 产品
  • 仪器
  • 新闻
  • 规程
  • 帖子
  • 课堂
金属混标查询

在线客服

食品中砷的检验

发布时间:2018-12-02 00:00 作者:中国标准物质网 阅读量:7199

砷(arsenic, As),具有金属光泽的暗灰色固体元素,质脆,密度5.73,熔点814℃(3647.6kPa), 615℃升华,180℃以上开始挥发。单质砷不溶于水,但能和强氧化性酸反应,几乎没有毒性。一般砷的化合物以+5、+3、0、-3四种价态存在,其中As2O3和AsH3是剧毒化合物。As2O3为两性氧化物,但其酸性大于碱性,故易溶于碱液,不溶于水和酸液。AsH3为气体,具有强还原性,遇热会分解。

砷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圈和食物链。食品中的砷污染主要源于工农业生产中砷的应用:含砷农药的使用,如砷酸铅、甲基砷酸钙、甲基砷酸铁胺和三氧化二砷等;畜牧养殖业中使用含砷化合物作为生长促进剂,如猪饲料中常用的氨基苯砷酸及其钠盐;食品加工时,使用某些含砷化学物质原料、食用色素或其他添加剂,可能使所加工的食品受到污染;工矿企业排放的“三废”常含有大量的砷。水生生物能富集砷,所以海产品中砷的含量较高。

单质砷毒性小,但砷化合物都有毒,且三价砷毒性大于五价砷,无机砷比有机砷的毒性更强。砷及其化合物能使红细胞溶解,破坏其正常生理机能,能与蛋白质和酶中的巯基结合,抑制体内丙酮酸氧化酶的琉基结合,使其失去活性。砷有蓄积性,在体内的生物半衰期为80~90天,可引起人体的急、慢性中毒。急性中毒可引起重度胃肠道损伤和心脏功能失调。表现为剧烈腹痛、昏迷、惊厥直至死亡。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皮肤色素沉着及过度角化、四肢血管堵塞等。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认,无机砷化合物具有致突变、致畸、致癌等作用,可引起人类肺癌和皮肤癌。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2)规定了食品中砷的限量标准。谷物、蔬菜、食用菌、肉制品、乳粉、调味品等(总砷计)≤0.5mg/kg;鱼类制品、鱼类调味品、婴幼儿罐装食品等(无机砷计)≤0.1mg/kg 饮料、包装饮用水(总砷计)续0.01mg/L。

测定食品中砷的方法较多,如原子吸收光度法、原子荧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阳极溶出伏安法等。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对总砷(GB/T 5009.11)规定了四种检验方法: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银盐法、硼氢化物还原光度法和砷斑法。无机砷测定为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银盐法及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GB/T 23372,不同形态砷的分离、测定)。砷斑法为半定量分析法,银盐法操作繁琐,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的灵敏度、检出限优于其他三种方法,且测定是在密闭条件下,废气及时被通风系统排出,较其他方法更为安全。

(一)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

1.原理样品经湿消化或干灰化后,加入硫脲使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再加入硼氢化钾(钠)使三价砷还原生成砷化氢,由氩气载入原子化器中,高温下分解为原子态砷,在特制砷空心阴极灯的发射光激发下产生原子荧光,其荧光强度在一定条件下与被测溶液中砷的浓度成正比,标准曲线法定量。

2.分析步骤

(1)样品处理:①湿消化:取适量样品,加入硝酸、硫酸,放置过夜,次日加热消化,补加硝酸或高氯酸直至消解完全,除尽氮氧化合物,冷却,水溶残渣,加入硫脲,用水定容。同时做两份试剂空白;②干灰化法:取适量样品,加入硝酸镁溶液混匀,低热蒸干。将MgO盖于干渣上,先低温炭化至无黑烟,再于550℃下灰化4小时。冷却,小心加入稀盐酸,中和过量的MgO并溶解灰分。移入容量瓶中,加硫脲,另用稀硫酸分次洗涤坩埚后合并,定容。同时做两份试剂空白。

(2)测定:仪器参考条件为光电倍增管电压400V;砷空心阴极灯电流35mA;原子化器温度820~850℃,高度7mm;氩气流速600m1/min;读数延时1秒,读数时间15秒;硼氢化钠加入时间5秒;加样体积2.0m1。

3. 方法说明

(1)本法灵敏度高,检出限为2ng/ml,若取样量以5g计,则对样品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1mg/kg。倍锑,20倍铅,30倍锡,200倍的铜和锌无干扰。

(2)样品湿消化时应防止炭化,因碳可能把砷还原为元素态使结果偏低。干灰化时,加入的硝酸镁加热分解产生氧,可促进灰化。氧化镁除了保湿传热以外,还起着防止砷挥发损失的作用。因此,在灰化前应将MgO粉末仔细覆盖在全部蒸干的样品表面。

(3)NaBH4溶液的浓度、碱度和加入量对测定灵敏度有显著影响。用量少,还原能力弱,灵敏度低;用量过多,产生的大量氢气使灵敏度降低。可通过加样时间和流速控制NaBH4的加入量。

(4)本法为总砷测定方法,也可用于样品中无机砷的测定。测定无机砷时,样品中加入盐酸,水浴浸提氯化砷,冷却后过脱脂棉,加入碘化钾-硫脲混合液,少量正辛醇作消泡剂,水定容后,选择仪器条件测定样品中的无机砷。

(二)银盐法

1.原理样品经消化后,用KI和SnCl2将高价砷还原为三价砷,然后与锌和酸反应生成的新生态氢反应生成砷化氢,经银盐溶液吸收后,形成红色胶态银,于520nm处测吸光度值,用标准曲线法定量。反应式如下:

2.分析步骤

(1)样品处理:①湿消化法:称适量样品,加入HNO3-HC1O4-H2SO4(或HNO3-H2SO4),消化完全,消化液加水煮沸,除尽氮氧化合物,定容。同时做试剂空白;②干灰化法:称适量样品,加MgCl2-Mg(NO3)2溶液,混匀,浸泡4小时,低温或水浴蒸干。炭化后在550℃下灰化3~4小时。冷却,加水湿润、蒸干后,灰化2小时。慢慢加入稀盐酸溶解残渣,用稀盐酸和水洗涤坩埚,用水定容。同时做试剂空白。

(2)测定:取一定量样品消化液和相同量的试剂空白液及砷标准溶液,湿法消化液加水,加硫酸(1+1)使酸度、体积一致。灰化法的消化液,加盐酸使酸度一致。各加KI和酸性SnCl2溶液,混匀,静置。加锌粒,立即塞上装有乙酸铅棉花的导气管,并使导气管尖端插入盛有银盐吸收液的离心管液面下,常温下反应45分钟。于520nm处测定吸光度值,绘制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的砷含量。

3.方法说明

(1)样品湿消化时,固体样品应粉碎过筛,混匀再称量。蔬菜、水果或水产品,应匀浆后再称量。酒精性或含二氧化碳饮料,应先定量移取后,微火加热去除乙醇或二氧化碳后再消化。样品消化后需加水煮沸处理两次,除尽残留的硝酸,以免影响反应、显色和测定,使结果产生误差。

(2)样品中的硫化物在酸性溶液中形成H2S,随AsH3一起挥发出来,进入吸收液,与Ag-DDC反应生成Ag2S黑色沉淀,影响显色和测定。所以在导气管中装入乙酸铅棉花以消除H2S的影响。

(3)吸收液用Ag-DDC、三乙醇胺,以三氯甲烷为溶剂配制而成。其中三乙醇胺的作用是中和反应生成的HDDC,也是胶态银的保护剂;吸收液为有机相,被还原的单质银在其中呈红色胶态分布,微量的水会使吸收液浑浊。因此,所有玻璃器皿必须干燥。

(4)反应后,有机溶剂可能挥发损失,应用三氯甲烷补足至4m1。

(三)硼氢化物还原分光光度法

1.原理样品经高氯酸-硝酸-硫酸消化后,当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1.0mol/L时,加入抗坏血酸、碘化钾-硫脲并结合加热,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用硼氢化钾将三价砷还原为砷化氢。以硝酸-硝酸银-聚乙烯醇-乙醇为吸收液,砷化氢将吸收液中的Ag还原为单质银,使溶液呈黄色,于40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标准曲线法定量。

2.方法说明该法是在银盐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银盐法灵敏高,最低检出限为0.05mg/kg。吸收液中聚乙烯醇(聚合度1700~1800)对胶态银有良好的分散作用,但通气时会产生大量气泡,故加入乙醇作为消泡剂。加入乙醇量以50%为宜,太多,溶液会出现浑浊。由于在中性条件下,Ag+不稳定,生成的胶态颗粒大,故在吸收液中加适量的硝酸。

该反应要求温度在15~30℃。用柠檬酸一柠檬酸铵缓冲溶液控制溶液酸度,以稳定砷化氢发生速率,减小实验误差。加入维生素C消除Fe3+的干扰。碘化钾除起还原作用外,还可消除Bi3+、Zn2+、Sb3+、Cr6+的干扰。硫脲保护碘化钾不被氧化。

文章来源:《食品理化检验》

版权与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分享到微信
关闭
普天同创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