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认可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合作单位
  • 普天同创计量证书
新闻
  • 产品
  • 仪器
  • 新闻
  • 规程
  • 帖子
  • 课堂
金属混标查询

在线客服

气相色谱方法建立和方法验证

发布时间:2018-12-22 00:00 作者:中国标准物质网 阅读量:2751

气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很广泛,包括药物的定性、含量测定、杂质检查(有关物质检查)、农药残留、残留溶剂及微量水分测定、药物中间体的监控(反应程度的监控、合成路线的优化)、中药成分研究、制剂分析、体内药物分析及临床诊断等方面二其方法建立的一般步骤为首先确定样品预处理方法;然后优化分离条件,直到达到满意的分离结果;最后建立数据处理的方法,包括定性鉴定和定量测定。根据不同的目的,对建立的方法进行验证。

一、样品来源及其预处理方法

GC直接分析的样品必须是气体或液体,固体样品在分析前应当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而且要保证样品中不含GC不能分析的组分(如无机盐)或可能会损坏色谱柱的组分。

针对一个未知样品时,根据其来源与可能含有的组分,确定样品的沸点范围。如能确定直接进样分析,只要找一种合适的溶剂即可,如丙酮己烷三氯甲烷、苯等都是GC常用的溶剂。使用毛细管GC分析时,应注意样品浓度不要太高,以免造成柱超载,通常样品浓度为mg/ml级或更低。

如果样品中有不能用GC直接分析的组分或样品浓度太低,就必须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包括采用一些预分离手段,如各种萃取技术、浓缩方法、提纯方法等。

二、确定仪器配置

分析样品的方法包括载气、色谱柱、进样器及检测器的选择。如测定痕量含氯农药的残留量就需考虑电子捕获检测器。

三、确定初始操作条件

主要包括进样量、进样器温度、检测器温度、色谱柱温度和载气流速与检测器条件的选择。

进样量要根据样品浓度、色谱柱容量和检测器的灵敏度来确定。

进样口温度主要由样品的沸点范围决定,还要考虑色谱柱的使用温度。首先要保证待测样品全部汽化,其次要保证汽化的样品组分能够全部流出色谱柱,而不会在柱中冷凝。原则上进样口温度一般要接近样品中沸点最高的组分的沸点,但要低于易分解组分的分解温度。实际操作中,只保证样品完全汽化即可,而不必进行很精确的优化。

色谱柱温度的确定主要由样品的复杂程度和汽化温度决定。原则上既要保证待测物的完全分离,又要保证所有组分能流出色谱柱,且分析时间越短越好。组成简单的样品最好用恒温分析,对于组成复杂的样品,常需要用程序升温分离。因为在恒温条件下,如果柱温较低,则低沸点组合分离得好,而高沸点组分的流出时间会太长,造成峰展宽,甚至滞留在柱中造成柱污染;反之柱温太高,低沸点组分又难以分离。而毛细管柱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操作,这样既保证了待测组分的良好分离,又能实现尽可能短的分析时间二通常色谱柱的初始温度应接近样品中最轻组分的沸点,而最终温度则取决于最重组分的沸点。升温速率则要依样品的复杂程度决定,在具体工作中操作条件的选择一定要根据样品的实际分离情况来优化设定。

检测器温度是指检测器加热块温度而不是实际检测点,如火焰的温度。检测器温度设置原则是保证流出色谱柱的组分不会冷凝,同时又满足检测器灵敏度的要求。大部分检测器的灵敏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故检测器温度可参照色谱柱的最高温度设定。

载气流速的确定相对容易一些,开始可按照比最佳流速(氮气约20cm/s,氦气约25cm/s、氢气约为30cm/s)高10%来设定,然后根据分离情况进行调节,原则是既保证待测物的完全分离,又要保证尽可能短的分析时间。用填充柱时载气流速一般设为30ml/min。

当仪器没有配置电子气路(EPC)控制时,必须通过皂膜流量计或测定时间的方法来测定载气流速,通过调节柱前压的方式来改变载气流速,色谱柱越长、内径越小,柱温越高,需要的柱前压越高。当所用的检测器需要燃烧气和辅助气时,还要设定这些气体的流量。

如FID检测器,可设定为空气300~400ml/min,氢气30~40ml/min;用毛细管柱时,尾吹气(氮气)可设为30~40ml/min。

四、分离条件优化

分离条件的优化比较复杂,一般情况下是对操作条件如柱温和载气流速的优化。当样品和仪器配置确定后,常采用调节色谱柱温度和载气流速以达到最优化的分离。柱温对分离结果的影响要比载气的影响大,条件优化的目的就是在最短的分析时间内达到符合要求的分离结果。所以在初始条件下样品中的难分离物质对的分离度R>1.5时,可以采取增大载气流速、提高柱温或升温速率的措施来缩短分析时间;反之亦然。在GC中,色谱柱的选择是分离成败的关键,也是方法建立成功的关键。

相关链接:气相色谱仪器的基本结构及主要技术指标

文章来源:《实用化学药品检验检测技术指南》

版权与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分享到微信
关闭
普天同创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