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标准物质网
在线客服
5.3.1 范围
5.3.1.1 本方法规定了氯含量(质量分数)为0.2%~25%的橡胶制品中氯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测定NR、SBR、BR、IR、IIR、EPDM和CR产品。当不存在其他含氯物质时,本方法也可用于测定CR橡胶。
5.3.1.2 溴化物和碘化物对测定有干扰,但其他普通物质(例如:Zn2+、S、CN-,CO32-)不干扰测定。
5.3.2 方法概述
将样品包在滤纸中,在氧燃烧瓶中燃烧,有机物中的碳和氢被氧化。含氯胶料中的氯转化成氯化物,用硝酸银乙醇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5.3.3 仪器
5.3.3.1 氧燃烧瓶(索氏)
1000mL耐化学性、厚壁氧燃烧瓶。带35/25球节塞子,铂样品载体和弹簧夹。
5.3.3.2 红外安全点火装置,带盒和红外灯(电点火装置同样也是满足要求的)
5.3.3.3 滴定管,容积25mL带有0.1mL刻度。
5.3.3.4 磁搅拌棒,覆盖有耐化学镀层,约25 mm长,没有环绕着中心的环带。
5.3.3.5 磁搅拌器。
5.3.3.6 滤纸,30 mm×30 mm,带有一个35 mm长的延长部分,使用时,红外点火用黑色滤纸,时用电点火时用白色滤纸。
5.3.3.7 pH计:配备有一个短条形的银电极和一个甘汞电极,在甘汞电极中用饱和硝酸钾溶液代替饱和氯化钾溶液;或采用等效的自动电位滴定器。
5.3.4 试剂
按试验需要的量配制试剂以保证试剂新鲜,若试剂便于保存则可用于以后的试验。
5.3.4.1 酸化的硝酸银乙醇标准滴定溶液[c(AgNO3)=0.01mol/L]
吸取100 mL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c(AgNO3)=0.1mol/L](见本条注),置于装有约500 mL无水乙醇的容积为1L的容量瓶中,加2.0 mL硝酸溶液(1V+1V),冷至室温,用乙醇稀释至刻度。要避光放置。按5.3.7.12滴定准确称重的氯化钾基准试剂(KCl)或氯化钠基准试剂(NaCl)样品。
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用N表示,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按公式(51)计算:
式中:
A—氯化物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B—氯化物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
C—硝酸银乙醇标准滴定溶液(5.3.4.1)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注:按GB/T 601规定进行配制和标定。
5.3.4.2 过氧化氢溶液(30%)
警告—30%的过氧化氢溶液对皮肤有很大的腐蚀性,使用时要戴橡胶或塑料手套和护目镜。
5.3.4.3 硝酸(1V+1V)
将相同体积的硝酸(密度:1.40g/mL)和水混合。
5.3.4.4 氢氧化钾溶液[c(KOH)=2 mol/L]
称取112 g粒状氢氧化钾(KOH),溶解在水中,稀释至1 L。
5.3.4.5 氧气:压缩在氧气瓶中。
5.3.5 样品的制备和处理
5.3.5.1 橡胶样品在称量前应在实验室开炼机上很好混匀。
5.3.5.2 由于样品量小,橡胶和滤纸应避免污染,燃烧以前的所有操作应带塑料手套完成。
5.3.6 安全预防措施:在燃烧橡胶样品时应遵守下列安全措施:
5.3.6.1 烧瓶应不含残余有机溶剂或蒸汽,因为它们会引起爆炸。若清洁烧瓶时使用了任何这样的溶剂,应反复的用水冲洗干净。
5.3.6.2 迅速燃烧所形成的压力可能会引起烧瓶爆炸。因此燃烧应在带可锁门的安全室或防护板或防护罩后面进行(推荐安全室设在防护板后面)。在火焰燃烧到样品以前手和脸应撤到防护板后面,在燃烧期间应该戴墨镜和防护脸罩。
5.3.6.3 直到最后的火花熄灭为止,烧瓶才能离开安全室,在这时由于形成轻微的真空,还应继续戴防护镜和脸罩。
5.3.7 分析步骤
5.3.7.1 在1000 mL燃烧瓶中加10 mL妈2.0 mL氢氧化钾溶液(5.3.4.4)和磁搅拌棒,用医用滴定管滴加3滴30%过氧化氢溶液。
5.3.7.2 把滤纸叠成U形样品舟。
5.3.7.3 称取30 mg~60mg样品,称准至0.01mg,其中氯的物质的量不应超过0.5mmol。将样品放在样品舟中。
5.3.7.4 折叠滤纸,把折叠好的样品牢固地夹在悬挂塞子钩上的铂样品载体上,把滤纸的末端突出在外面。
5.3.7.5 把从氧气钢瓶引出的管子插入到烧瓶底部,充分通氧气至少5 min。
5.3.7.6 平稳的除去通氧管,盖上塞子不要让铂载体掉入液体中。
5.3.7.7 使塞子垂直,用夹钳牢固的夹紧塞子。
5.3.7.8 把烧瓶放在红外点火室中,使滤纸的末端在红外射线束中,并与红外射线束大致垂直。关好安全室门,打开红外灯(或电点火器)直到滤纸点燃。
5.3.7.9 燃烧结束治,将密封的烧瓶用磁力搅拌器剧烈搅拌1h或静止停放2 h。
5.3.7.10 除去夹塞子的夹钳,翘起塞子释放真空,打开烧瓶。
5.3.7.11 把烧瓶中的物质(除铂载体外)转移至250 mL烧杯中,烧杯要避光。用6份15 mL乙醇冲洗样品载体和燃烧瓶,洗液合并至烧杯中,加2 mL硝酸(5.3.4.3)。
5.3.7.12 采用前面所述的pH计或等效自动滴定器用硝酸银乙醇标准滴定溶液(5.3.4.1)滴定,按每次加入0.1mL硝酸银乙醇标准滴定溶液滴加。电动势增值的最大变化点是终点。
5.3.7.13 同时做空白实验。采用该值来修正试剂中的氯化物含量。
5.3.7.14 在滴定前加已知量的氯化物到溶液中,可得到更好的终点,然后从总的滴定液中扣除这个量。
5.3.8 计算
5.3.8.1 氯含量以质量分数D计,数值以%表示,按公式(52)计算:
式中:
A—硝酸银乙醇标准滴定溶液(5.3.4.1)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
B—空白试验硝酸银乙醇标准滴定溶液(5.3.4.1)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
M—硝酸银乙醇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升(mol/L) ;
W—试样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5.3.8.2 配方中CR聚合物的含量以质量分数D计,数值以%表示,按公式(53)计算:
式中:
A—样品的氯含量的数值,以质量分数计,数值以%表示。
文章来源:《化学试剂标准汇编》
版权与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