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认可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合作单位
  • 普天同创计量证书
新闻
  • 产品
  • 仪器
  • 新闻
  • 规程
  • 帖子
  • 课堂
金属混标查询

在线客服

食品添加剂新红检验方法(三)

发布时间:2020-06-05 00:00 作者:中国标准物质网 阅读量:512

A.5.2 氯化物(NaCl计)的测定

A.5.2.1 试剂和材料

A.5.2.1.1 硝基苯

A.5.2.1.2 活性炭;767针型。

A.5.2.1.3 硝酸溶液:1+1。

A.5.2.1.4 硝酸银溶液:c(AgNO3)=0.1mol/L。

A.5.2.1.5 硫酸铁铵溶液

配制方法:称取约14g硫酸铁铵,溶于100mL水中,过滤,加10mL硝酸,贮存于棕色瓶中;

A.5.2.1.6 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c(NH4CNS)=0.1mol/L。

A.5.2.2 试样溶液的配制

称取约2g试样(精确至0.001g),溶于150mL水中,加约15g活性炭,温和煮沸2min~3min,加入1mL硝酸溶液,不断摇动均匀,放置30min(其间不时摇动)。用干燥滤纸过滤。如滤液有色,则再加5g活性炭,不时摇动下放置Ih,再用干燥滤纸过滤(如仍有色则更换活性炭重复操作至滤液无色)。每次以10mL水洗活性炭三次,滤液合并移至2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用于氯化物和硫酸盐含量的测定。

A.5.2.3 分析步骤

移取50mL试样溶液,置于500mL锥形瓶中,加2mL硝酸溶液和10mL硝酸银溶液(氯化物含量多时要多加些)及5mL硝基苯,剧烈摇动至氯化银凝结,加入1mL硫酸铁铵溶液,用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过量的硝酸银到终点并保持1min,同时以同样方法做一空白试验。

A.5.2.4 结果计算

氯化物(以NaCl计)以质量分数W3计,数值用%表示,按公式(A.4)计算:

式中:

Cl—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1—滴定空白溶液耗用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0—滴定试样溶液耗用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毫升(mL);

M1—氯化钠的摩尔质量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1(NaCI)=58.4];

m4—试样的质量数值,单位为克(g)。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1位。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3%(质量分数),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A.5.3 硫酸盐(以Na2SO4计)的测定

A.5.3.1 试剂和材料

A.5.3.1.1 氢氧化钠溶液:2g/L。

A.5.3.1.2 盐酸溶液:1+1999。

A.5.3.1.3 氯化钡标准滴定溶液:c(1/2BaCl2)=0.1mol/L。

A.5.3.1.4 酚酞指示液:10g/L。

A.5.3.1.5 玫瑰红酸钠指示液:称取0.1g玫瑰红酸钠,溶于10mL水中(现用现配)。

A.5.3.2 分析步骤

吸取25mL试样溶液A.5.2.2,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1滴酚酞指示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呈粉红色,然后滴加盐酸溶液至粉红色消失,摇匀,溶解后在不断摇动下用氯化钡标准滴定溶液滴定,以玫瑰红酸钠指示液作外指示液,反应液与指示液在滤纸上交汇处呈现玫瑰红色斑点并保持2min不褪色为终点。

同时以相同方法做空白试验。

A.5.3.3 结果计算

硫酸盐(以Na2SO4计)以质量分数W4计,数值用%表示,按公式(A.5)计算:

式中:

C2—氯化钡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2—滴定试样溶液耗用氯化钡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3—滴定空白溶液耗用氯化钡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毫升(mL):

M2—硫酸钠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2(Na2SO4)=142.04];

m4—试样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1位。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质量分数),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A.5.4 干燥减量、氯化物(以NaCl计)及硫酸盐(以Na2SO4计)总量的结果计算

干燥减量和氯化物(以NaCl计)及硫酸盐(以Na2SO4计)的总量以质量分数w5计,数值用%表示,按公式(A.6)计算:

w5=w2+w3+w4----------------(A.6)

式中:

W2—干燥减量的质量分数%;

W3—氯化物(以NaCl计)的质量分数%;

W4—酸盐(以Na2SO4计)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1位。

相关链接:食品添加剂新红检验方法(二)

 

 

文章来源:《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汇编食品添加剂(一)》

版权与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分享到微信
关闭
普天同创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