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标准物质网
在线客服
有机合成研发实践的基地主要是在实验室,制订实验室各项SOP的唯一目的是更好地管理人、事和物。管人的SOP称为规章制度,管事、管物的SOP称为操作规范或规程,以促使实验室的相关人员和各项事物中的诸多要素能多快好省和安全地为研发人员及项目服务。
实验室各项SOP的制订和运行程序如下:
发起立项→撰写→讨论→主管审核→领导批准→公告→培训→实施→实践后修改(版本更新)→主管审核→领导批准→公告→培训→实施→实践后又修改(版本不断更新)→持续改进、不断提高。
一、立项和撰写
格物致知,立项和撰写SOP首先要充分地去认识客观存在,因为SOP的内涵是反肤事物的客观存在。
(一)主动认识客观存在的途径
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客观存在永远是第一性的,人的意识也即认识,总是在客观存在之后。也就是说,先有客观存在才会有认识。从另一个角度说,客观存在需要去体会和认识才知道有客观存在。
伟大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极力倡导“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也就是说,只有行动或实践了才能知道。行知是认识客观存在的过程,如何行就如何知,行知可分成亲知、闻知、深知和推知四个层面:亲知是亲身得来的,也称感知,是感性的东西;闻知(加工过的亲知)是从旁人那儿如师友口授和书本媒体等传来的,往往是似懂非懂不太牢固的东西;而推知(也称理性认识)则是在亲知或闻知的基础上经过深知(也称知性认识)推理出来的。不否认闻知的意义,但必须强调亲知是一切认识的根本,闻知、深知和推知必须扎根于亲知里面才能发挥效力,没有亲知做基础,闻知、深知和推知就接不上去。
《有机化学》也好,《药物化学》也好,书本知识仅是闻知,所以还要通过相关实验课的实践,认知各种化学物品和仪器,亲手操作做实验,才能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而扎根于脑。
同样,撰写实验室SOP也是一个“亲知→闻知→深知→推知”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只有在悟出道理之后,才能写出很好的东西,所以,撰写或审核实验室SOP的合适人选应当是该领域的技术权威。如果要求那些没有感知,很少接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以及很少做各类危险化学反应的人,仅靠闻知(书本知识)去讲有关实验室危险源、安全隐患等安全的道理、重要性和具体措施,或者要求他们去撰写实验室的相关SOP,那是强人所难,他们写不出真实反映客观规律的SOP。
《有机合成安全学》的基础是安全认识论和安全方法论,既要用哲学的观点来阐述和理解安全,更要通过“行知”(先行后知,实践第一),然后“知行”(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完整过程来实现安全。“行知”是手段,“知行”才是目的。
1.客观存在的定义
主观精神的认识能力把存在作为认识对象,这就构成了互为对象的依存关系。因此,和主观认识行为发生相互作用的存在就是客观存在。其实,主观存在和客观存在是相对概念,只有当主观意识开始把某种存在及其内涵作为自己的对象时,这个对象才成为相对于它的客观存在。当意识把作为全集的存在作为对象时,这时世界就成了“作为意识表象的世界”。当意识把某一个外在的事件和物质作为对象时,这个事物作为客观存在依赖于意识和感觉,也就是说,当你不去感觉和意识它时,它就不是对于你的客观存在。不仅如此,你也没有充分理由说它是客观存在着的。
意识还经常把意识本身作为对象,这称为自我意识。这时,尽管对象是意识(精神)的,但它同样也属于客观存在的东西,因为意识和思维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
2.客观存在的内容
客观存在是指事物的特征集合,即自然逻辑或自然逻辑组合的现象表达、展现或标识,也就是说,客观存在由事物的内在特征、次生特征和细微特征组成。
事物的内在特征是通过标准比对或量比后的显示结果。标准比对和量比包括:数字、度、量、衡、度量衡中的相互比例关系(如面积、密度、压力、压强、溶解度等),物理标准(如状态、颜色、电流、电压、电阻、电导率、时间、速度、温度、湿度、硬度、光强度、声强度、功率、比热、焓、常数、放射性同位素活度等),化学标准(如原子量、摩尔、电负性、pH、反应性等),环保标准[如浊度、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有机碳(TOC)、PM2.5等],气象标准中的风力与风向等,另外,一些不好用标准比对和量比的,如布置摆设的齐与乱、性格的躁与温、操作的粗与细和快与慢、责任心的强与弱、意识的强与弱等,这些事物的标准比对和量比可以用文字描述或用图示来进行比对判别。
客观存在还应该包括该事物的内在特征通过外部条件的改变,如相互作用、被颠覆、或违反、或扭曲后出现的变态。这种影响内在特征而导致的改变可称为该事物的次生特征,甚至可能有多层次的次生特征被显示出来。也就是说,外部条件的改变一般都会导致该事物内在特征的变化,如果外部条件的改变能量是超极限的,超出内在特征的承受能力,该事物就会发生蜕变,并通过各种次生特征表达出来。
这些次生特征通常由问题的出现或事故的发生等进行表征,例如,某有机叠氮化合物的内在特征由状态、密度、pH、沸点、熔点、焓、各种吸收光谱等表征,属于自身原有的特征;而它的次生特征则是通过外部条件的改变(加热、加压、摩擦、焓变、反应等)而表现出来。若通过与某个化合物反应而生成另一个新化合物(目的),反应期间有更毒副产物生成或者发生燃烧爆炸(非主观愿望),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这里的新化合物(包括新化合物的内在特征)、毒性的增减、燃烧或爆炸等,就是该有机叠氮化合物的次生特征、几乎所有事物的内在特征和次生特征又都可能由前溯的更多、更细微的特征组成。正是由于存在这些由内在特征、次生特征和细微特征组成的事物,包括人,客观存在才变得如此丰富多彩。
3.客观存在与灵性
世间万物皆有灵性。万物指的是大千世界的客观存在,灵性有很多种理解和说法,但无论怎样去分类或解释,共识可以存在,那就是,灵性是指某事物的内在特征、次生特征和细微特征的总合的结果。该总合不一定是单纯的相加,绝大多数情况下,它是由这些数目庞大的又呈连续变化的各种特征的有序交互、逻辑搭配等集合而成的结果,人是万物之一,所以人也有灵性,人的灵性是通过逻辑整合复杂的意识并通过言行举止体现出来的。
做事要顺应该事物的灵性,否则做不好事情,甚至容易出事。一个人用旋转蒸发仪,新三年,旧三年,修缮之后又三年。固定某一个人用,十年八年没有问题。但是一旦该旋转蒸发仪由多人使用,寿命会大大缩短,不是这里坏,就是那里出问题。问题在于是否顺应了该旋转蒸发仪的灵性。人有灵性,每台旋转蒸发仪也都有各自的“脾气性格”,脾气性格就是灵性,旋转蒸发仪的灵性就是它的各种特征的交互搭配集合的结果。人的灵性和旋转蒸发仪的灵性互通融合,才能协调。固定某人使用,人的灵性和物的灵性相通,他摸得着该旋转蒸发仪的“脾气性格”,掌握得住它的灵性,人物之间灵性相通,所以使用寿命长。别人是生手,不熟悉其灵性,旋转蒸发仪也不熟悉这位生手,相互很别扭,所以容易用坏。张某使用自己那台旋转蒸发仪多年一直好好的,李某由于有很多浓缩物品,临时借用了张某的这台,结果瓶子脱落掉入水浴,有机溶剂挥发达到爆炸极限,引起燃烧,造成旋转蒸发仪被烧毁、物料损失的事故。问题出在李某的灵性和张某这台旋转蒸发仪的灵性互不协调。因此,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最好划归个人或专人使用,若公用,使用寿命会大打折扣。类似这种事情在日常工作、生活和有机合成研发实践中是很常见的。
既然万物都有灵性,那就不光是人和事(物)之间的灵性需要相通和相适应,其实物与物之间也有灵性相通、相互适应的问题。新标号汽油出来后,发动机与新标号汽油互不适应,老是熄火,但用过一段时间后,发动机开始慢慢适应新标号汽油,就不再熄火了。
4.事物次生特征的特殊意义
在很多情况下,次生特征是比内在特征更有研究和应用价值的内容,也是更有启发性和更有指导意义的客观存在。特别是实验室中的各项安全SOP,很多内容都是在问题出现或事故发生后,人们认识到某事物的很多次生特征后而制订的对策,以及针对该事物出现的问题或事故的分析报告和整改指施。吃一堑长一智,这个“堑”就是指次生特征或其演变出来的东西,这个“智”就是教训引发的对策等有价值的东西。这些对策、分析数据和整改内容通常就是撰写该事物SOP的起始素材或直接内容。人们常说,有机合成研发实践及实验室安全SOP中的每一条款都是用教训(鲜血、生命和财产损失)换来的,充分说明了事物次生特征的特殊意义。
文章来源:《有机合成安全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