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标准物质网
在线客服
一、广义的本质安全的组成
广义的本质安全是将狭义本质安全的内涵加以扩大,并将人、物(机)、环境、制度管理等诸多要素的本质安全有机融合组成统一的集合体,是将生产过程中诸多要素最佳集合而成的系统整体本质安全,以使整个系统中的各种危害因素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进而逐步趋近整体本质型、持久型的安全目标。
人的本质安全和制度管理系统的本质安全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系统的本质安全。
广义的本质安全是在狭义本质安全的基础上增加了人的本质安全和制度管理系统的本质安全,即技术系统本质安全与社会系统本质安全的总和,可以统称社会技术本质安全或简称系统本质安全。关系式表示为
广义的本质安全(大系统)=社会技术本质安全(大系统)=系统本质安全(大系统)
系统本质安全=社会系统本质安全(子系统)+技术系统本质安全(子系统)式中,技术系统本质安全也包括环境系统的本质安全。
社会系统本质安全(子系统)=人的本质安全(小系统)+制度管理系统的本质安全(小系统)
广义本质安全的包容关系见图5-3。
图5-3广义本质安全的包容关系
二、社会系统本质安全
社会系统本质安全是指人的本质安全和制度管理系统的本质安全的总和。
(一)人的本质安全
人的本质安全是由想安全、懂安全、能安全等要素组成的。本质安全的人就是具备自主安全理念,具备充分的安全技能,创造可靠的安全环境系统,实现安全结果的生产管理者和作业者。
人的本质安全包括两方面基础性含义,一是人在本质上有着对安全的需要,二是人通过教育引导、培训强化和制度约束,可以实现系统及个人岗位的安全生产无事故。
人的本质安全相对于物(机)、环境等方面的本质安全而言,具有先决性、引导性、基础性地位。
人的本质安全是一个可以不断趋近的目标,同时又是由具体小目标组成的过程。人的本质安全既是过程中的目标,也是诸多目标构成的过程。
本质安全型企业是指在存在安全隐患的环境条件下,通过人的本质安全,建立科学的、系统的、主动的、超前的、全面的事故预防安全工程体系,能够依靠内部系统和组织保证长效安全生产的企业。
(二)制度管理系统的本质安全
制度管理系统的本质安全是由SOP体系、组织体系、管理体系等要素组成的。本质安全的制度管理系统就是具备事事有制度、事事有人管和事事有记录的安全文化氛围,建立可靠的安全事故防御体系,具有安全结果的安全保障系统。
1.事事有制度
当今社会的所有实践活动,都应该立规矩、制订相关SOP,不能留空白,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遵、有矩可守,在制度规范的大环境中规范实践,逐步形成自我约束力,做到做事有标准、结果有标准。另外,所有SOP都要遵循和真实反映技术系统的本质安全和人的本质安全各要素的客观性和内在特征,都要有法理性、可操作性、标准性、逻辑性、严密性、匹配完整性和流畅性。制度是管理的依据,是本质安全的基本要素。
2.事事有人管
任何事情都要有人管。如何管?应该需要有三个层面的人来管。核心层是有最合适的执行目标的人,即当事人、直接管事的人、操作者,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和关键人物,是要承担直接责任的。第二层是紧贴核心的主管层,即主管领导,如组长、班长和主任等,是间接管事直接管人的人,这个层面的人物是要承担连带管理责任的,这是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定的“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基本原则,是安全生产的第二道防线。第三层是外围的监管层,即安全管理部门的专职人员,他们是SOP执行的监管者,负有监督管理职责,既管人又管事,是安全生产的第三道防线。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作为一个肩负生产、效益和安全三项职责的企业,《安全生产法》赋予了企业法定代表人或法人代表作为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地位,无论是哪个层面的安全责任,都由法定代表人或法人代表承担。
3.事事有记录
社会实践靠制度管理,制度管理结果靠数据说话,所以,制度管理的过程记录非常重要,通过记录和数据库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和努力方向。
总之,事事有人管,管理有制度,制度有落实,落实有记录,记录有结果,结果有考核,考核有奖惩,奖惩有兑现,制度管理系统的本质安全才有保障。
文章来源:《有机合成安全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