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认可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合作单位
  • 普天同创计量证书
新闻
  • 产品
  • 仪器
  • 新闻
  • 规程
  • 帖子
  • 课堂
金属混标查询

在线客服

高毒和剧毒物

发布时间:2020-12-18 00:00 作者:中国标准物质网 阅读量:9010

1.硫酸二甲酯

硫酸二甲酯属于高毒物,无论是报废试剂还是反应后处理,都要做淬灭处理。利用碱性水解反应就可以淬灭,先用乙醇溶解,加到搅拌下的浓NaOH水溶液或浓氨水中,在常温下继续搅拌至水溶液变清,其毒性就可以解除,冉用酸中和调全中性。

反应液中多余的硫酸二甲酯也可以用碱处理,或通过柱层析将其截留在柱中或洗脱液中,再用碱淬灭。

其他高毒或剧毒酯类也可参照此方法进行处理。

2.氰化物

1)氰化钠氰化钾氰化锌

氰化物多属于剧毒品,发弃试剂以及反应液内多余的氰化物都要做淬灭处坦,淬灭完全后的废液才可以移出实验室。氰化物的淬灭方法有很多种,实验室比较方便的淬灭处理是Fe2+法和氧化法。

(1)Fe2+法。

向含CN-的弱碱性溶液中加入20%硫酸亚铁或FeSO4+Na2SO3后,室温搅拌过夜,或搅拌0.5h后长时间放置,其目的主要是生成复盐。

(2)氧化法。

先用次氯酸钠氧化氰化物为氰酸盐:

NaCN+NaClO=NaOCN+NaCl

然后进一步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氮气:

2NaOCN+3NaClO+H2O=3NaCl+2NaOH+N2↑+2CO2

总反应如下:

5NaClO+2NaCN+H2O=5NaCl+2NaOH+N2↑+2CO2

调pH>9,加入新鲜、有效氯浓度高的NaClO溶液,1mol氰化物约需5L 10% NaClO溶液。先要计算一下,NaClO至少应超过理论量的一倍。搅拌过夜,反应后的pH会升高。无论是Fe2+法或是氧化法,处理后都要进行CN-浓度检测,方法如下:

(1)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测试,但需要调pH≤9。

2I-+ClO-+2H+=I2+CI-+H2O

(2)c(CN-)浓度测试纸(c(CN-)浓度<100mg/L)。先用pH试纸测pH>11,否则测试的CN-浓度不代表真实含量,再用c(CN-)浓度测试纸的标准比色卡[c(CN-)×104:0、1、3、5、7、10]。测试值必须是0~1,即0~100ppm。如果要求更精密,可用Quantofix氰化物浓度测试,测试灵敏度为1~30mg/L CN-。一般要求c(CN-)<5mg/L才可以交给有资质单位作进一步处理。

2)三甲基硅氰(TMSCN)、氨基氰(NH2CN)、卤化氰(CNX)

一些相关氰化物虽未列入剧毒品目录,但是属于高毒物,或有其他危险性,其废弃氰化物或反应结束后多余的氰化物都要做消解处理。

三甲基硅氰(TMSCN):遇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氰酸,淬灭方法可参照氰化钠,用NaClO溶液处理。

氨基氰(NH2CN):大桶原包装发生过聚合爆炸。在低于15℃的弱酸弱碱溶液中几乎不发生水解,但在25℃、pH<2或>12时,水解则很快完成,生成尿素。

H2N-CN+H2O=H2N-CO-NH2

卤化氰(BrCN、ICN、FCN):遇热、遇水就会放出剧毒氰化氢气体。溴化氰遇酸会引起爆炸,碘化氰与水缓慢反应生成氰化氢。淬灭方法可参照氰化钠,用NaClO溶液处理。

3.三氧化二砷

三氧化二砷是最具商业价值的砷化合物及主要的砷化学开始物料。

淬灭三氧化二砷可用氧化钙(或氢氧化钙)和碳酸钠(或碳酸氢钠)加入三氧化二砷水溶液中生成亚砷酸钙[Ca3(AsO4)2]、砷酸钙[Ca3(AsO4)2]等沉淀,可以大大降低其毒性。

其他含砷废液的处理原理:利用氢氧化物的沉淀吸附作用,如镁盐脱砷法,在含砷废液中加入镁盐,调节pH为9.5~10.5,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利用新生的氢氧化镁和砷化合物的吸附作用,搅拌,放置一夜,排放废液,分离出的沉淀可与上述重金属盐的沉淀一起集中处理。

4.其他剧毒物及细胞毒物

国家现行公布的《剧毒化学品目录》仅有184种剧毒化学品,其实这些都是一些市场上常见、大多公众知晓的大宗化学品,而对于化学领域,包括超敏细胞毒物在内,有剧毒危险性的化学品不计其数,所以不能认为没有列入国家《剧毒化学品目录》的化合物就不是剧毒化合物。

各种剧毒物的淬灭方法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化学性质,特别要对其活性基团和整体结构进行考虑,采用合适方法,改变其活性基团或破坏其整体结构,比较保守而可靠的方法是用Fenton试剂进行氧化淬灭或焚烧处置。

相关链接:遇水剧烈放热化合物

 

 

文章来源:《有机合成安全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分享到微信
关闭
普天同创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