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认可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合作单位
  • 普天同创计量证书
新闻
  • 产品
  • 仪器
  • 新闻
  • 规程
  • 帖子
  • 课堂
金属混标查询

在线客服

放大反应

发布时间:2020-12-23 00:00 作者:中国标准物质网 阅读量:1702

凡是热效应大的反应(甚至后处理),放大规模在危险性上远比小试大得多。对于同样的反应,小试没问题不代表放大时没问题,其差异是显著不同的,这称为放大效应。一个反应是否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反应规模,特别是热效应大的反应或后处理,放大时的危险性来自于焓变(△H)、物料的量、时间、所处环境。

焓变:负值越大,放热越多,也就越危险。

物料的量:当焓变一定时,物料的量越多,总反应热就越多,反应也就越危险。时间:充分放热的时间越短,反应越危险。对于反应临界温度很明显的如格氏试剂的制备反应,硝化、分解以及聚合等反应,由于集中放热,不太适合放大或规模化生产,如果要做,需要在彻底弄清热效应的基础上,经过工艺改进或特殊技术处理才能实施。瞬间完成放热的反应,结局最糟糕。例如,爆炸性的反应,反应时间越短,其功率越大,破坏性也就越大。

环境:反应热若不能被所在环境迅速吸收或移走,或蓄积反应潜热,危险性就很大。

对同样反应的小试与放大,因为焓变是定值,要降低物料量加大的放大反应的危险性,只有围绕时间和环境两个要素来考虑,而反应时间和反应环境其实体现在反应潜热蓄积和传热两大问题上。放大反应的危险性主要来自反应潜热蓄积和传热,这实际上是一个量变 到质变的问题,是两个关键的安全隐患。

1.反应潜热蕾积问题

研发人员经常会有一些误区,认为浴沮越低越保险,总是采用丙酮加干冰,这是很荒 谬而且很危险的行为,因为这样会抑制或阻止反应的正常进行,掩盖危险,一旦掩盖不住 时,就会酿成冲料或火灾爆炸等大事故。

对于剧烈放热的放大反应,一是要确认所加的物料反应完,不可使反应体系中景枳未 反应的物料:二是要适当控制加料速度,人为拉长反应热的释放时间,使反应热能及时移 走、被传导出去,不蓄积反应潜热。

反应潜热蓄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己经混合在一起的反应液中待反应的反应潜热:二 是反应中累积的热量,其中,累积的热量=产生的热最-移走的热量。

2.传热问题

反应热一般是通过反应器壁传给壁外的冷媒来移走的.小量反应所产生的热景少,反 应瓶和溶剂可吸收掀其中一部分热量,其余被反应瓶壁外的冷媒容易地吸收,使反应平缓 进行,危险性悄然消失.这样,最重要敞关键的危险一热问题在反应放大时却很容易 被研发人员忽略而将潜在的危险性不知不觉地掩埋。

传热不畅是放大反应最突出的安全问题。

决定传热速率的因素除了瓶壁材质、厚度、搅拌速度与方式、反应器内外温差、中心 距离等外,更重要的是反应器散热面积与反应器体积(物料量)的比值,该比值在很大程度 上决定了放大反应的危险性。反应放大就意味着物料体积的加大,大体积反应器比小体积 反应器的冷却速率要慢得多,这是由于大体枳反应器单位体积的平均散热面积要远远小于 小规模反应器.例如,长宽高各为10cm的容器内的1000mL体租物料,5个面的传热面 积为500cm2,比值仅为0.5(500cm2/1000mL),而1cm3容器内的1mL体积物料,5个面 的传热面积为5m2,比值为5(5cm/1mL),大反应的传热速率只有小反应的十分之一。同 时大反应器的中心部位到瓶壁的距离远,所以传热速率更小。

反应潜热蓄积、馅热和传热不畅是进行放大反应时必然面临的安全问鹿,需要妥善解 决,这也是衡量相关人员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工作态度和责任感的问题。

放大反应除了以上有关的反应潜热蓄积和传热两个问题外,还有气体释放、副反应生 成等问题,如果未考史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就按照小试反应的条件盲目平行放大,那发生事 故就不是偶然了。

案例1

事故反应式如下:

此前该反应已经做过多批次小试,这次是放大反应。73g反应底物被溶解在350mL吡啶及350L水的混合液中,按照小试的加料速度,室温下半个小时内分次加入120g KMnO4。室温搅拌45min后,反应开始加热。大约两小时后,发出一声爆鸣声,反应冷凝管上方的气球爆破,物料喷出,此时油浴温度为60℃,但反应液自行强烈沸腾。

原因分析:反应严重储热,导热不畅,从而造成反应爆发冲料。在反应前,未仔细考虑反应机理和放大效应,反应放大后,没有认识到反应的放热量及放出气体的量也将相应增大,从而认为在小试时没有发生事故,在放大中也不会有问题。

教训;反应前应仔细考虑反应机理和放大效应,认真观察小试的反应温度等细小变化,尽可能预料和排除反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于没有无水无氧要求的反应不要加上气球。

案例2

在做吡啶氮氧化物的转位时发生爆炸,反应式如下:

在做放大之前做了三个批次的小试,投料20~120g固体底物,加完POCl3后进行回流反应,小试反应正常。这次放大反应的投料为600g,需加2L POCl3。放大时和小试的操作相同,将POCl3缓慢加入底物中,加入约400mL时发现反应物沸腾,随即发生爆炸,爆炸将通风橱内所有物品全部炸毁,橱门玻璃全部炸碎。

原因分析:加料顺序有问题,将液体加到固体里,不利于搅拌散热。小试没有暴露出来的问题在放大时很可能会暴露出来。反应潜热积聚,热效应加速氮氧化物的分解爆炸。

相关链接:反应器内的安全空间

 

 

文章来源:《有机合成安全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分享到微信
关闭
普天同创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