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标准物质网
在线客服
用姜-泰勒效应也能合理解释为什么[PtC14]2-为正方形结构而不是四面体结构。
06-2021
当溶液中有几种离子都能与同一沉淀剂生成沉淀时,由于生成沉淀的溶度积不同,析出沉淀的先后顺序也不同。沉淀生成的先后顺序遵循QΘ>KspΘ的原则,QΘ先达到溶度积的物质先沉淀,这就是分步沉淀。
根据溶度积规则,当溶液中QΘ 评论: 0 阅读: 2143 点赞: 0 2021-06-02 查看更多>>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氧化数升高的过程称为氧化过程,得到电子、氧化数降低的过程称为还原过程。氧化还原反应在原电池中自发地进行,将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而在电解池中则利用电能使非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得以进行,实现电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原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理论上任何两个电极都可以组成原电池,电极电势小的电极为负极,电极电势大的电极为正极。
金属极板浸入其阳离子的溶液中构成金属-金属离子电极。Cu-Zn原电池中的铜电极和锌电极,都属于这类电极。
利用离子一电子法配平电极反应的实质是在原子数配平后以电子配平电荷。
在电极反应方程式书写和配平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完成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一般分为以下四个步骤。(1)将氧化还原反应分别表示成两个电对。(2)分别配平两个电对的电极反应。(3)调整化学计量数,使两个电极反应中得失的电子数相等。(4)合并两个电极反应,消去电子,完成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对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成氧化还原反应,进而求算有关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如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常数(KaΘ、KwΘ)、难溶物质的溶度积常数(KspΘ)、配合物的稳定常数(K稳Θ)等。
第三方登录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