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标准物质网
在线客服
1.磷酯
【别名】卵磷脂;大豆磷脂
【英文名】lecithin
【分类代码】CNS: 04.010; INS: 322
【化学结构式】包括磷脂酰胆碱(PC)(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肌醇(PI) ,磷脂酸(PA)的混合物。
【理化性质】主要由磷脂酰胆碱(19%~21%)、磷脂酰乙醇胺(8%~20%)、磷脂酰肌醇(19%~21%),磷脂酸(2%~11%)及部分大豆油等物质组成,同时含有一定量的其他物质如甘油三酯、脂肪酸和糖类等。其组合比例依制备方法的不同而异。无油型制品的甘油三酯和脂肪酸大部分去除,含90%以上的磷脂,统称为大豆磷脂,又常称为卵磷脂。从成分性质分析,磷脂酰肌醇、磷脂酸具有与金属离子络合的能力,可作为抗氧化增效剂使用。
产品为浅黄至棕色透明或半透明黏稠液体,或浅棕色粉末或颗粒,无臭或略带坚果的气味与滋味。仅部分溶于水,但易与水形成乳浊液。无油磷脂可溶于脂肪酸而难溶于非挥发油,当含有各种磷脂时,部分溶于乙醇而不溶于丙酮。
本品以大豆为原料,经有机溶剂提取转化制备。
【毒理学依据】
①GRAS: FDA-21CFR 184.1400;
②ADI:无限制性规定(FAO/WHO,1994);
③代谢:本品为食品正常成分,并参与机体正常代谢。
【质量标准】
【应用】抗氧化剂、乳化剂。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规定:磷脂作为食品抗氧化剂可用于稀奶油、氢化植物油、婴幼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辅助食品中,并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还可用于(附录4中食品除外的)各类食品中,并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茶多酚
【别名】抗氧灵;维多酚;防哈灵;TP
【英文名】tea polypenol
【分类代码】CNS: 04.005
【主体化学结构式】
【理化性质】主要化学成分为30余种酚类化合物。主体为儿茶素类,其中儿茶素占60%~80%。淡黄至茶褐色略带茶香的水溶液或粉状固体或结晶,具有涩味。溶于热水、甲醇、乙醇、冰醋酸和乙酸乙酯,难溶于苯、氯仿和石油醚。对热、酸较稳定。在pH值2~8范围内稳定性较好,pH大于8和光照时,易发生氧化聚合。遇铁变绿黑色络合物。
本品由茶及其副产物为原料,经提取、精制而得。
【毒理学依据】
①LD50:大鼠经口(2496±326) mg/kg(bw);
②致突变试验:Ames试验、骨髓微核试验和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表明,1/20LD50浓度内均无不良影响,无任何副作用。
【质量标准】(QB 2154-1995)(参考)
【应用】抗氧化剂。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规定:(以儿茶素计)茶多酚作为食品抗氧化剂可用于复合调味料,(以油脂中儿茶素计)还可用于植物蛋白饮料中,最大使用量为0.lg/kg;油炸面制品、方便米面制品、熟制坚果与籽类(仅限油炸坚果与籽类)、即食谷物[包括碾轧燕麦(片)]及膨化食品,最大使用量为0.2g/kg;用于酱卤肉制品、(熏、烧、烤)肉类、油炸肉类、西式火腿(熏烤、烟熏、蒸煮火腿)类、肉灌肠类、发酵肉制品类、预制水产品(半成品)、熟制水产品(可直接食用)、水产品罐头,最大使用量为0.3g/kg;用于基本不含水的脂肪和油、糕点、焙烤食品馅料及表面用挂浆(仅限含油脂馅料)、腌腊肉制品类(如咸肉、腊肉、板鸭、中式火腿、腊肠等),最大使用量为0.4g/kg;用于蛋白固体饮料中,最大使用量为0.8g/kg。
【参考】茶多酚属天然抗氧化剂,安全性较高。使用时将其溶于水后,直接添加使用;对油脂、鱼肉类食品可先将茶多酚溶于乙醇后添加。茶多酚的抗氧化性质随温度升高而增强,利于加热食品使用。一般对动物食品的抗氧化效果要强于植物食品。另外茶多酚还具有抑制细菌繁殖的作用,可作为辅助防腐剂使用。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