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标准物质网
在线客服
赭曲霉毒素A是由曲霉菌和青霉属菌株产生的一种有毒的真菌次级代谢产 物,广泛存在于谷物及谷物产品、香料和咖啡豆等产品中。赭曲霉毒素A具有很强 的肝脏和肾脏毒性,并有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赭曲霉毒素一般用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但因其操作繁杂、费用昂贵而影响实际应用。
[采样地点]
农贸市场、大型超市等。
[样品]
预包装、散装形式的大米、豆类等食品。
[检测原理]
使用谷类中赭曲霉毒素的快速检测(ELlSA法)。此方法的原理是采用间接竞 争ELISA方法,在酶标板微孔条上预包被赭曲霉毒素抗原,样本中赭曲霉毒素和此 抗原竞争抗赭曲霉毒素的抗体(抗试剂),加入酶标二抗(酶标物)与抗赭曲霉毒素 抗体结合,再经(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底物显色,样本吸光值与其含有的赭曲霉毒素成负相关,与标准品比较再乘以其对应的稀释倍数,即可得出样品 中赭曲霉毒素的含量。
[实验材料与设备]
(1)NCD- IOOA型多功能农产品安全分析仪(上海瑞鑫科技仪器有限公司)。
(2)赭曲霉毒素试剂盒(含酶标板、3倍标准品×5瓶、赭曲霉毒素抗试剂、赭 曲霉毒素酶标物、底物液A液、底物液B液、终止液、浓缩洗涤液、甲醇、石油醚、去离子水)。
(3)微量移液器 单道 20~200μL,200 ~1000μL。
(4)电子天平等。
[实验方法]
(1)溶液的配制分别配制洗涤工作液、样品提取液、5个不同浓度的标准 液等。
(2)样本前处理 粉碎并取5 g有代表性的样品,加入25 mL样品提取液,同时 加入2mL石油醚。
剧烈振荡5min ;于5000r/min离心5min ;取中间层用蒸馏水成倍稀释,即一份 中间层清液加一份蒸馏水;取稀释后液体待测。
(3)加标准品/样本加标准品/样本50uL到对应的微孔中,然后加赭曲霉毒素抗试剂50uL/孔,轻轻振荡混匀,用盖板膜盖板后置25℃避光环境中反 应 30min。
(4)洗板 小心揭开盖板膜,将孔内液体甩干,用洗涤工作液300μL/孔,充分 洗涤5次,每次间隔30s,用吸水纸拍干(拍干后未被清除的气泡可用未使用过的枪 头戳破)。
(5)加酶标物加入赭曲霉毒素酶标物10uL/孔,轻轻振荡混匀,用盖板膜 盖板后置25℃避光环境中反应30min,取出重复洗板步骤(4)。
(6)显色 加入底物液A液50uL/孔,再加底物液B液50μl/孔,轻轻振荡混 匀,用盖板膜盖板后置室温避光环境反应15 ~20min。
(7)测定加入终止液50μL/孔,轻轻振荡混匀,设定酶标仪于双波长450/ 630nm检测,测定每孔OD值。
[结果评价]
根据我国现行有效的相关食品安全标准进行初步指标评价:
GB 2761-—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中食品中赭曲霉 毒素A限量指标。如果检测结果超过国家允许限量时,必须送有资质条件的质检 部门进行确认或裁决。
相关链接
(1)GB 5009.2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1和B1的 测定》;
(2)GB/T 5009. 22—2003《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
(3)GB/T 5009. 23—2006《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测定》;
(4)GB/T 17480-2008《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酶联免疫吸附法》;
(5)GB 1354—2009《大米》;
(6)GB/T 21126—2007《小麦粉与大米粉及其制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含量的 测定》;
(7)GB 2761-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8)HG/T 2281-2006《次硫酸氢钠甲醛(吊白块)》。
相关链接:黄曲霉毒素的快速检测(ELlSA法)
文章来源:《食品快速检测实训教程》
版权与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