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标准物质网
在线客服
2.定量或半定量评估
定量评估的方法也有很多。有些方法既可以定性也可以定量,或者半定性半定量。由美国安全专家格雷厄姆(K.J.Gtahara)和金尼(G.F.Kinney)提出的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估法(LECD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半定量评估方法。它是用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估系统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风险大小,如式(4-2)所示:
D=L×E×C (4-2)
式中,D(danger)表示危险性分值;L(likelihood)表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exposure)表示被害目标(如人体等)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consequences)表示发生事故造成的损害后果(危险严重度)。
因为要取得L、E和C的科学准确数据是相当烦琐的过程,所以为了简化评估程序,可采用半定量计值法,采取“打分”的办法指定各种自变量以分数,即给这三种要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来评估危险性的大小。
D值大说明该风险项目的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来减少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被害目标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暴露程度,或减少事故损害后果,直至调到允许范围内。
1)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人小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与它们实际发生的数学概率相关联的。当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为1.在考虑系统的危险性时,根本不能认为发生事故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也就不存在概率为0的情况.我们只能说,某种环境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极小,其概率紧密地趋近于0以至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以实际不可能(virtuallyimpossible)的情况作为“打分”的参考点,规定其可能性分数为0.1或其他合适数字,而必然要发生事故的分数定位10,介于这两种比较极端情况之间的情况可以指定若干个中间值,见表4-5。
表4-5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L
2)E——被害目标(人体等)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被害目标如人员等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或次数越多,受到伤害的可能性越大,相应的危险性就越大,见表4-6。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被指定暴露分数值为10;外推考虑非常稀少的暴露情况,以分数值0代表根本不暴露的情况,同样,根本不暴露的情况在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将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分数值定为0.5。以10和0.5这两种比较极端的情况为参考点来规定中间情况的暴露分数值。例如,每周一次或仅仅偶尔暴露的情况被指定分数值为3。
表4-6被害目标(人体)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
3)C——发生事故造成的损害后果
事故或危险事件造成的人身伤害或物质损失可在很大范围内变化,对于伤亡事故来说,可以从轻微伤害直到多人死亡。对于这样广阔的变化范围,规定分数值为1~100。把需要救护的轻微伤害的可能结果规定为分数值1,以此为一个参考点(基准点),把造成多人死亡的可能结果规定为分数值100,作为另一个参考点。在两个参考点之间内插指定中间值。表4-7所示为可能结果的分数值。
表4-7发生事故造成的损害后果——C
4)D——风险性分值
将表4-5~表4-7中所得数据代入式(4-2),就可以计算出危险分数,根据D值来评估危险程度,即危险性的大小。
如何确定危险等级划分标准?根据经验判断,可以参见表4-8所示的划分标准。一般来说,总分在20分以下被认为是低危险的,比日常生活还要安全;如果危险分数为20~70,属于一般危险,操作者和管理人员都需要注意;70~160分之间的属于显著危险,需要及时整改;160~320分之间的属于高度危险的风险实践项目,要求立即整改才能进行;大于320分的,不能容忍,必须立即停业整顿,直到彻底改善才能进行。
表4-8危险程度分数值——D
如何确定L、E、C各个分值和评估总分D,以及危险等级的划分,要根据实践情况并结合企业实际属性进行定量、定性评价,并及时修正。
文章来源:《有机合成安全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