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标准物质网
在线客服
五、反应阈温
反应阈温也称反应临界温,即触发反应全面快速发生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值。
绝大多数反应的反应速率随温度上升而加快,反映在二维坐标上,斜率(正切)较平缓,如图24-5所示。而有些反应有特殊而明显的引发反应的温度阈值,低于该温度,几乎不反应,一旦达到该反应需要的温度阈值时,反应很快,甚至在瞬间完成,并放出大量的热能。反映在二维坐标上,开始一段温度范围内,斜率几乎为零,而达到阈温时刻,有一个直线上升几乎成垂直90°的突跃,斜率几乎变得无穷大,如图24-6所示。
图24-5多数反应的热效应
图24-6阈温很严格的反应的热效应
对于图24-6中阈温很严格的反应,在实验中,通常是要么不反应,要么在达到某阈温时反应突然爆发,剧烈放热而导致冲料、起火或爆炸,所以这是一类最危险的反应。因为反应开始或反应过程很难掌握和控制,所以即使是一些经验丰富的化学家,遇上这类反应也很难有充分把握做得既成功又安全。
将纯氢气和氧气以等摩尔混合在一起,让其反应生成水,在低于400℃的情况下,反应速率极慢,几乎觉察不出米,而一旦达到引燃温度(实验室数据常压约为450℃,受多种因素制约)时可瞬间完成反应(爆炸),则450℃就是该反应的阈温(反应临界温度)。
一些聚合反应、分解反应、游离基导向反应以及聚变和裂变的反应常有明显的阈温。另外,有些取代、消除、加成、氧化、还原等反应也有明显的阈温。例如,氢化钠参与的反应常有明显的爆发温度。氢化钠是细度很高、遇湿易燃的粉末状固体物,活性非常高,为降低其反应活性,市售氢化钠通常用矿物油进行分散并包裹其微小颗粒。这样处理出来的氢化钠常会伴随一个严格的阈温,阈温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包裹氢化钠的矿物油熔化或被反应溶剂溶解时,氢化钠颗粒暴露出来的温度,二是暴露的氢化钠与底物的起始反应温度。反应物的量越大,反应温度就越难控制,也越难操作。
相关链接:反应热效应(二)
文章来源:《有机合成安全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