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普天同创计量有限公司

  •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认可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合作单位
  • 普天同创计量证书
新闻
  • 产品
  • 仪器
  • 新闻
  • 规程
  • 帖子
  • 课堂
金属混标查询

在线客服

叠氮化试剂及其参与的反应(二)

发布时间:2020-12-25 00:00 作者:中国标准物质网 阅读量:2423

一、安全认识

从合成、后处理、纯化和保存的安全角度出发,需要有以下4点基本安全意识:

(1)有机叠氨及多氮化合物都具有潜在的爆炸性,小分子量的中间体或终端产物不能以纯品形式保存,需要低温保存在低于1mol/L的稀溶液中。分子量较大的纯品(或含量高)的中间体及终端产物也需在低温和黑暗状态下少量保存。

(2)在设计路线时,若中间体或目标产物为有机叠氮化合物,需考量其爆炸危险性的大小,有以下3个经验安全性的指标可供参考。

①原子数比值。

碳、氧原子总和数与氮原子数的比值方程为

当目标叠氮化合物的原子数比值≥3时,可认为有足够的安全系数,但在其合成、后处理、分离和储藏时,总量也应限制,最多不要超过30g。如果超过30g,风险系数会加大。

原子数比值与对应的相关操作,请参考表26-1。

表26-1 原子数比值与对应的相关操作

②叠氮比值。

这里要新定义一个名词“叠氮比值”。叠氮比值是指叠氮基成分(氮原子量与叠氮基团数量的乘积)在分子中所占的比重,定义式为

式中,n表示叠氮基的个数;M表示分子量。

通常可用这个比值指标来考量有机叠氮化合物的爆炸性。如果某有机叠氮化合物分子的叠氮比值超过7%,就存在爆炸危险性,这是比对很多事故得出的经验值,比值越高危险性越大。也就是说,只有一个叠氮基的分子,当其分子量小于200时就具备了爆炸危险性;有两个叠氮基的分子,其分子量小于400时就有爆炸危险性。这其实与前文中的原子数比值方程的考量原则是基本相同的。当叠氮比值为6%~7%时,可能具有爆炸危险性,低于6%就基本没有爆炸危险性了。例如,作为治疗艾滋病的首选药物叠氮胸腺嘧啶脱氧核苷(AZT,也称齐多夫定)以及抗生素叠氮西林等极少数药物的分子中虽然有叠氮基,但却没有爆炸危险性,这是因为它们的叠氮比值低于6%。

③爆能比值。

爆能比值是指分子的放热分解能(kJ/mol)除以分子量的值,是以放热焓变△H来衡量的。

经验表明,当有机叠氮物的爆能比值超过0.8时,也即放热焓变△H大于0.8kJ/g,爆炸的危险性就存在;若比值小于0.8,爆炸危险性降低;比值越小,安全系数越大。

(3)在叠氮钠参与的反应中不要使用卤代烃(如二氯甲烷氯仿)做溶剂,以免生成爆炸性更强的二叠氮甲烷和三叠氮甲烷。

(4)相关废弃物应装入独立专用且有明确标记的容器,尤其不要与酸接触,以免产生更高感度(爆炸)及更高毒性的HN3(沈点只有36℃)。如果浓度大于14%,即使没有氧气,叠氮酸的蒸气对震动也是非常敏感的,轻微震动也会爆炸,而且,HN3的毒性接近HCN。按照国家标准GBZ/T160.29-2004,工作场所叠氮酸最高允许浓度为0.2mg/m。工程防护和个体防护上需要有特别要求。

原子数比值、叠氮比值与爆能比值,三者之间是存在线性关系的,通过三方面的评估,基本就能了解其爆炸危险性。

相关链接:叠氮化试剂及其参与的反应(一)

 

 

文章来源:《有机合成安全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分享到微信
关闭
普天同创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8601949136,010-58103629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